
人死了,没有*和第二继承人,财产怎么办?
1、没有第二顺序继承人遗产归国家所有。对于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国家用于公益事业;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
2、遗产继承中如果没有*顺序和第二顺序的继承人,首先要考虑是否存在受遗赠人。如果受遗赠人存在,那么遗产将按照遗赠指定的方式分配。如果没有受遗赠人,遗产将归国家所有。遗嘱确定了继承的顺序,通常首先考虑*顺序继承人,如配偶、子女和父母。
3、当老人去世且没有留下遗嘱时,其名下的房产归属需要按照法定继承顺序来确定。在确定了继承人之后,需要按照法定程序办理过户手续。在处理过程中,需要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确保合法性和有效性。
4、*继承人因死亡二不存在的的,其财产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如果*顺位继承人没有子女或者其他代为继承人或者直接不存在*顺位继承人的,由第二顺位继承。一般情况下,代位继承应该先于第二顺位继承人继承。
没儿没女的老人死后财产由谁继承
1、法律分析:老人无儿无女,去世后,留有遗嘱的,按照遗嘱处理遗产。没有遗嘱的,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继承人是配偶和父母;如果没有配偶和父母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继承;如果老人没有兄弟姐妹的,其遗产无人继承的,归国家所有;老人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
2、法律分析:老人无儿无女财产由谁继承要分情况处理。
3、当老年人无子嗣时,其遗产首选继承人是配偶与父母;若无*顺序继承人,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即兄弟姐妹、祖父母以及外祖父母继承。 如有遗嘱或遗赠抚养协议,财产将首先归属协议中的受让人。
4、老年人无儿无女财产的*继承人是配偶、子女、父母,没有*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如果有遗嘱或者遗赠抚养协议,财产的*继承人是协议书上的人继承。
5、没有*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顺序继承人。
6、老人奋斗一生,可能会留下不少财产,在其死后是可以继承给其亲人的,一般老人去世之后,其财产通常是由子女来进行继承的,那么,老人无子女去世后财产如何继承?网友咨询:去世的老人没有儿女,遗产谁继承?北京市炜衡苏州律师事务所孙平律师解首先看老人有没有留下有效的遗嘱或者遗赠。
没有直系亲属的人死了咋办
1、无亲属的遗产应该偿还债务和税费,没有的应该归国家所有。没有继承人时,应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进行办理归国家所有。如继承人放弃遗产的继承时,应该按照法律由下一继承人办理遗产的继承。保护遗产继承的合法权益进行办理。
2、死亡后待遇统一划入死者领取养老金的银行账号。委托他人前来办理的,另需提供授权委托书和受托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这些就是领取丧葬费的标准流程,按照相关条例,非死者血亲是不能领取丧葬费的。如没有直系亲属,则视情况由组织安葬的人或组织领取,需要开具相关证明。
3、可以由其他亲属办理他的后事,如果没有人承担办理后事,所在的的村委会或者居委会就需要负责把他的后事办理了。
4、如果没有遗嘱的情况下按照法定继承来继承(因为你没说这个亲戚是不是兄弟,姑且按照他兄弟姐妹来说的话如果这个意外死亡的人无父母,无子女,无配偶,那么他兄弟姐妹是有继承权的)*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老人死了房子归谁
1、法律分析:老人无儿无女,去世后,留有遗嘱的,按照遗嘱处理遗产。没有遗嘱的,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继承人是配偶和父母;如果没有配偶和父母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继承;如果老人没有兄弟姐妹的,其遗产无人继承的,归国家所有;老人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
2、当老人去世且没有留下遗嘱时,其名下的房子通常需要根据法定继承顺序来确定归属。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中,继承顺序首先考虑直系血亲,如子女、配偶等,然后考虑旁系血亲和其他亲属。如果所有亲属都放弃继承或不存在,那么财产可能会归国家所有。法定继承顺序 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中,法定继承顺序是确定的。
3、老人死了房子应该归被继承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房产属于去世老人,那么首先按照赠与协议或者遗嘱确定继承人。如果没有,就需要按照继承权进行分配,配偶子女和父母都有权继承。
4、老人过世后,其房产通常作为遗产进行继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继承人需要按照法定程序进行遗产继承。这包括确定继承人、办理遗产继承手续等步骤。在遗产继承完成之前,房产的处置权通常属于遗产管理人或相关法定机构,继承人无法直接售卖房产。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465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