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上规定的重婚罪要多久才判刑?
1、法律分析:会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重婚罪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五十八条 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该罪行的量刑标准通常为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涉嫌重婚罪被抓,从立案到下达判决书大概需要6个月的时间,重婚罪是刑事犯罪,既可以是自诉案件,也可以是公诉案件,一共有两种情形,对于犯重婚罪的人,需要判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4、根据我国刑法分则中关于重婚罪的规定,已经有配偶又重婚,或明知道对方有配偶仍与之结婚,对犯罪人处以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因此,犯重婚罪的,一般判处两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也可能判处拘役。即使是拘役,也是刑事处罚的一种,犯有重婚罪是必然将受到刑事处罚的。
5、根据国家法律规定,一般来说重婚罪是会判处两年以下的有期徒刑。重婚罪需要有明确的相关证据,证明对方有重婚才能够向法院进行起诉,如果没有明确的证据的话,可以向公安机关进行求助,由公安机关来对案件进行相关的调查处理。
重婚罪多久能判下来呢
人民法院审理重婚罪案件的期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百五十八条,一般应在二个月至三个月内宣判。若涉及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附带民事诉讼,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审理期限可延长至三个月。若特殊情况需要进一步延期,需报请较高人民法院批准。
从公安局立案重婚罪到法院判决,需要五个月左右的时间,公安局侦查两个月,检察院审查起诉一个月,法院审判两个月。
重婚罪属于刑事案件。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重婚罪属于刑事案件。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涉嫌重婚罪被抓,从立案到下达判决书大概需要6个月的时间,重婚罪是刑事犯罪,既可以是自诉案件,也可以是公诉案件,一共有两种情形,对于犯重婚罪的人,需要判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重婚罪的刑事诉讼需要多长时间?
1、重婚罪的刑事诉讼需要的期限是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如果是提起刑事自诉的,被告人被羁押的,一般是从法院立案后3个月内审结,如果未羁押的,从法院立案后6个月内审结。重婚罪属于自诉案件。
2、重婚罪的刑事诉讼一般是从立案到审结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如果情况比较复杂的一般还需要到六个月才能完成,这就要看案件的实际情况;对于重婚罪,经法院查明犯罪事实、核实证据的,一般会被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
3、对于重婚罪案件,从起诉到审结,从法院受理案件起,要二个月,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但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等,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则需报请较高院批准。
4、人民法院审理重婚罪案件的期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百五十八条,一般应在二个月至三个月内宣判。若涉及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附带民事诉讼,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审理期限可延长至三个月。若特殊情况需要进一步延期,需报请较高人民法院批准。
5、人民法院审理重婚罪的时间一般是两个月,通常较迟也不会超过三个月的,不过,如果原配还提起了其他的附带民事诉讼,那有需要的话,经过较高人民法院批准以后审理时间还是可以继续延长的。审理以后确认构成重婚罪的,判刑标准不会超过两年有期徒刑。
重婚罪立案了多久开庭重婚罪立案了多久能开庭?
1、简易流程中,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后,应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普通流程下,审结期限为立案之日起的六个月内。若遇特殊情况需延长审结时间,由本院院长批准,较多可延长六个月。若还需再次延长,需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2、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检察机关提起重婚罪公诉后,法院会在起诉后多少天开庭是没有规定的,但法院要在立案后二月内开庭审理,较迟不超过三个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百八十六条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
3、开庭时间包含在审结时限内,具体开庭时间由法院安排:简易流程:人民法院适用简易流程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普通流程:人民法院适用普通流程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
4、从公安局立案重婚罪到法院判决,需要五个月左右的时间,公安局侦查两个月,检察院审查起诉一个月,法院审判两个月。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463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