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婚姻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婚前财产公证步骤是什么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更多婚姻家事专业问题建议咨询知芒网婚姻律师。
一、婚前财产公证步骤是什么
第一步:当事人要准备好以下几种材料:
1、个人的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户口薄,已婚的还要带上结婚证。
2、与约定内容有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如房产证、未拿到产权证的购房合同和付款发票等能证明财产属性的证明等。
3、双方已经草拟好的协议书。协议书的内容一般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性别、职业、住址等个人基本情况、财产的名称、数量、价值、状况、归属,上述婚前财产的使用、维修、处分的原则等。一般双方当事人的签名和订约日期空缺,待公证员对协议进行审查和修改后,再在公证员面前签字。
第二步:准备好上述材料后,双方必须亲自到公证处提出公证申请,填写公证的申请表格。委托他人代理或是一个人来办婚前财产公证,是不会被受理的。
第三步:公证申请被接待公证员受理后,公证员就财产协议的内容、审查财产的权利证明、查问当事人的订约是否受到欺骗或误导,当事人应如实回答公证员的提问,公证员会履行必要的法律告知义务,告诉当事人签订财产协议后承担的法律义务和法律后果。当事人配合公证员做完公证谈话笔录后,在笔录上签字确认
第四步:双方当事人当着公证员的面在婚前财产协议书上签名。至此,婚前财产公证的办证程序履行完毕。
二、婚前财产如何界定
1、界定是否属于婚前财产的关键
在于财产权的取得时间系在结婚之前。
2、夫妻一方的婚前财产
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3、婚前个人财产在婚后共同生活中
自然毁损、消耗、灭失,离婚时一方要求以夫妻共同财产抵偿的,不予支持。
根据有关规定,当事人若在结婚之前需要办理财产公证的,可以前往所在区域的公证处提出申请即可申请,协议书可提前在律师指导下完成。需要注意的是,婚前财产公证一定要公证双方亲自去办理,委托他人代理或是一个人来办婚前财产公证,都是不会被受理的。
一、结婚礼金钱属于共同财产吗
通常情况下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执行。
目前在我国,大多数人结婚,其实都是先申请领取结婚证,之后再挑一个好日子举办婚礼。而在举办婚礼的时候,就会广邀亲朋好友,他们为新人送上祝福,很多时候就会送给新人一定的礼金。由此可见,不管是男方还是女方,在举办婚礼的过程中收取的礼金,其实也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获得的,按照《民法典》中的规定应当属夫妻共同财产。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二、个人公积金是共同财产吗
婚后取得的住房公积金算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由夫妻双方协商如何处理,协商不成由法院判决。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二十五条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下列财产属于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的“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一)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二)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
(三)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基本养老金、破产安置补偿费。
礼金不等同于彩礼,一般是在办婚礼的时候,由双方的亲朋好友赠与。需要注意的是,结婚收取的礼金并不是必然属于共同财产。因为有些人可能在举办婚礼的时候并没有办理合法的结婚手续,此时在法律上就还不是合法的夫妻关系。而这种情况下亲朋好友给的礼金,一般是认定为一方的个人财产
二婚女能继承男方婚前财产吗
婚姻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二婚女能继承男方婚前财产吗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更多婚姻家事专业问题建议咨询知芒网婚姻律师。 一、二婚女能继承男方婚前财产吗可以。
房屋赠与合同公证后是否可以撤销哪些情况可以拆销
律师说法 房屋赠与合同公证后可以撤销,可以撤销的法定情形为: (1)被赠与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2)被赠与人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3)被赠与人不履行赠
法律援助代理步骤包括哪些
律师说法 法律援助代理步骤为:当事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需要申请法律援助的,可以到当地县级司法行政部门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提交自己符合法律援助情况的证明文件,经审查决定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457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