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暴力行为应当是持续性、经常性的才会构成家庭暴力,因此法院在判定是否存在家庭暴力时会审查家庭暴力的次数或者频率。
现实生活中,相信大多数离婚是逼不得已的选择,而家庭暴力往往是导致夫妻离婚的一大因素,那么,家庭暴力的司法认定标准是什么呢?
一、什么是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中一方对另一方实施暴力的行为。
其形式不仅仅包括殴打、捆绑、拘禁等体罚形式,还包括恐吓、辱骂、威胁等精神形式的虐待。
实施家庭暴力一方面使身体和精神感到痛苦,另一方面也损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
在一般的家庭暴力中妇女受丈夫的暴力侵害是最普遍的,他们收到的身心伤害也最大。
二、法院在认定是否存在家庭暴力时是从哪几方面考虑的?
1、实施家庭暴力的原因
一方实施家庭暴力的原因有很多,例如酗酒或者一些家庭矛盾导致,还有的是另一方存在婚外情等等,法院在查明一方存在家庭暴力时会考虑实施暴力方行为的诱因。
2、实施家庭暴力的次数或者频率
家庭暴力行为应当是持续性、经常性的才会构成家庭暴力,因此法院在判定是否存在家庭暴力时会审查家庭暴力的次数或者频率。
3、实施家庭暴力后对受害者造成的后果
如果仅仅是轻微的打骂,没有造成一定程度的后果,法院一般是不会认定为家庭暴力的,法院在认定家庭暴力时一般会以医院的诊断证明或者公安机关的鉴定结论来认定损害的后果。
以上就是对家庭暴力的司法认定暴力标准是什么的解答,在现实生活中对于家庭暴力以及虐待自己婚姻伴侣的行为社会从整体上都是非常排斥的,对待家庭暴力女性都不应该一直进行忍让。
北京离婚律师信金国长期工作在婚姻家事诉讼的第一线,也处理过多起家暴案件,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建议您如果有相关问题,可以寻求信律师的帮助。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450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