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离职需要防范的风险,员工离职风险的应对措施

律来帮
商家名称:
律来帮
商家认证:
VIP会员
手机号码:
18365284851
添加微信:
18365284851
温馨提示:
请说在创想鸟看到,优惠更多

一、员工离职需要防范的风险

风险一:关键技术或商业秘密泄露

风险二:客户流失

风险之三:岗位空缺

风险之四:集体跳槽

风险五:人心动摇

二、员工离职风险的应对措施

风险一:关键技术或商业秘密泄露

企业中掌握关键技术的人才跳槽,会将企业的关键技术带走;或者离职员工手上掌握着企业的商业秘密,如果帮助竞争对手,将对企业的业务造成冲击。

应对措施:

(1)建立研发与技术团队,在可能的情况下不要过分依赖某一个或少数几个技术人员或工程师。如果是多人共同发明的技术,申请专利时应将参加人员的名字都尽可能多地写上去,使专利权为大家所拥有;

(2)对关键人才签订“竞业禁止”协定。竞业禁止也称竞业限制。它的主要内容是指企业的职工(尤其是高级职工)在其任职期间不得兼职于竞争公司或兼营竞争性业务,在其离职后的特定时期或地区内也不得从业于竞争公司或进行竞争性营业活动。竞业禁止制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保护雇主或企业的商业秘密不为雇员所侵犯,人才的异常流动常常会带来企业的阵痛,因此未雨绸缪,利用法律手段尽量降低此类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

风险二:客户流失

与企业客户直接打交道的销售人员,尤其是销售经理,掌握客户的第一手资料,与客户保持良好的交往,甚至与客户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些员工离开企业时,经常会带走一批或大部分客户,甚至将客户带给竞争对手,使企业失去客户和市场。

应对措施:

(1)建立客户信息数据库,实施客户关系管理,使客户为公司享有和使用;

(2)实施品牌战略,依靠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来吸引顾客,让客户信任的是你的品牌,而不是个别的销售人员;

(3)适时调区升职。当一个员工可以升迁的时候,就证明该员工在地区上的积累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已经掌握了一个比较有力的“武器”了,当这个“武器”的矛头还没有对准自己之前,先把这个“武器”转到企业手里。

风险之三:岗位空缺

员工主动离职直接的后果就是岗位空缺,关键岗位的空缺会使企业无法正常运转,高层管理人员离职后的空位成本会更高。

应对措施:

(1)运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对于关键岗位,实施干部储备制度,平时注意培养有潜力的管理岗位接班人;

(2)在以往单纯的业绩评价体系中增加一项“人才备用”指标,检测如果此人离开,他的工作将由何人接替,如果没有合适人选,说明这样的管理者其实不是不称职的,这就要求管理者在一些关键会议、重要的交际场合等带着一些比较有潜质的下属参加,让下属充分掌握相关信息和资源,培养他的独立工作能力,这样可以保证管理岗位后继有人。

风险之四:集体跳槽

集体跳槽的情况自90年代以来就在我国屡见不解。企业中关键人才往往在员工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甚至有一批忠实的追随着。因此,经常发生的情况是,某位关键人物如总经理或部门经理的离开会带走一批员工,结果可能会使企业瘫痪。

应对措施:

(1)选拔、聘用具有不同背景的员工,采取多元化的管理,使员工认同公司的价值观和目标,使员工与企业建立“心理契的”关系,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吸引力;

(2)实施干部轮换制度,定期在部门或地区之间进行轮岗。

风险五:人心动摇

企业一旦发生员工离职,特别是关键岗位员工或管理人员离职,势必对未离职的员工产生负面影响,某些影响力大的员工离职事件会造成群体心理动荡,减弱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动摇员工对企业发展的信心。

应对措施:

(1)就离职事件与员工进行积极的沟通,说明原因,鼓励未离职的员工努力工作,让他们对前景充满信心;

(2)做好员工职业生涯的规划与开发,提供必要的正式培训,建立一整套面向未来的培养计划。创建好的企业沟通关系和良好的人员关系,创造一种保持发展及激情的内部环境。

消息提醒:福州的白女士添加了微信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450375.html

(0)
上一篇 2025年2月12日 17:09:47
下一篇 2025年2月12日 17:10:04

相关推荐

  • 劳动工伤鉴定流程有哪一些

    问题解答: 劳动工伤鉴定的程序如下:因工伤残职工在医疗终结后应携带资料到当地社保机构申请伤残等级评定。鉴定者携带医疗机构出具的伤、病、残诊断证明及《职工伤病残劳动鉴定审批表》做鉴定。鉴定办对鉴定者携带的材料由专家确认后,交纳鉴定费。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

    劳动纠纷 2025年7月5日
    700
  • 参加单位组织的旅游活动受伤能否认定工伤

    问题解答: 劳动者在参加用人单位组织的旅游活动中受伤的是否构成工伤,应当从活动的目的性、单位是否鼓励参加、是否承担费用、是否利用工作日等因素综合考虑。用人单位组织旅游是通过集体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目的是为了让员工放松身心、加强沟通,继而更好地投入工作,此类活动具有明显的集体属性,应当视作是工作原因的延伸。所以,这种由用人单位组织的旅游活动…

    劳动纠纷 2025年7月5日
    500
  • 超过工伤认定时限还能主张工伤赔付吗

    问题解答: 超过工伤认定时限不能主张工伤赔付。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用人单位应当在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未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1年内申请。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

    劳动纠纷 2025年7月5日
    500
  • 耳朵工伤鉴定标准

    问题解答: 具体标准是: 一、双耳听力损失大于等于91分贝,是四级伤残; 二、双耳听力损失大于等于81分贝,是五级伤残; 三、双耳听力损失大于等于71分贝,是六级伤残; 四、双耳听力损失大于等于56分贝,是七级伤残; 五、双耳听力损失大于等于41分贝或一耳大于等于91分贝,是八级伤残。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

    劳动纠纷 2025年7月5日
    700
  • 工伤鉴定下来了然后如何办

    问题解答: 工伤鉴定的结果下来之后,就是按照鉴定的结果计算金额了。首先对于向社保局申请工伤待遇的,需要向其提交伤残鉴定以及工伤认定书,医疗发票等一些资料。因为治疗工伤的康复费用和治疗费用,可以按规定从工伤保险中支付的。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三条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

    劳动纠纷 2025年7月5日
    600
  • 工伤伤残等级鉴定单位有哪些

    问题解答: 工伤伤残等级的鉴定单位有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如果单位依法为员工申报工伤的,应当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单位不按规定去申请的,则员工一方可依法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

    劳动纠纷 2025年7月5日
    700
  • 工伤伤残鉴定需要什么手续

    问题解答: (一)提出申请。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力的,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含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延长时间),由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二)提交相关材料。 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应当填写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1、《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和复印件; 2、有效的诊断证…

    劳动纠纷 2025年7月5日
    700
  • 企业报工伤流程及时间

    问题解答: 出了工伤之后首先应当进行工伤认定。 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根据伤残鉴定的等级,按照法律的规定可申请工伤赔偿。 具体流程如下: 向办理机构申办工伤赔偿,办理机构是用人单位至参保所在地区(县)社保分中心或者个人至各街道、镇(乡)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或者各区(…

    劳动纠纷 2025年7月5日
    500
  • 工伤认定是否有时效

    问题解答: 工伤认定有时效。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

    劳动纠纷 2025年7月5日
    600
  •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程序是怎样的

    问题解答: 工伤劳动能力的鉴定程序:先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然后由其受理后随机抽取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再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鉴定结论;最后及时通知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

    劳动纠纷 2025年7月5日
    500
  • 拿到工伤鉴定后有效期是多久

    问题解答: 工伤鉴定有效期是:工伤鉴定结果出来后,赔偿有效期是一年。一年内申请赔偿,否则就过了诉讼时效。一旦过了一年期限,再要求赔偿,就没有法律依据了。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

    劳动纠纷 2025年7月5日
    700
  • 自愿放弃工伤认定是否有效

    问题解答: 自愿放弃工伤认定,是无效的。无论是人身损害民事赔偿,还是工伤保险,伤残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是确定赔偿标准(计算工伤保险待遇)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不进行鉴定,就不能正确适用法律计算赔偿额度。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

    劳动纠纷 2025年7月5日
    600
  • 错过工伤认定时效怎么办

    问题解答: 错过申请工伤认定时效的维权方式是:非劳动者自身原因导致超过工伤认定时效的,仍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如果因有合理事由包括不可抗力、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属于用人单位原因、因社保登记制度不完善、当事人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申请仲裁、提起民事诉讼,而导致超过申报时限的,则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1年期限内。但是,如果工伤职工在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1年内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劳动纠纷 2025年7月5日
    700
  • 公司贷款纠纷要如何处理

    问题解答: 贷款纠纷可以根据下列方式进行处理: 1、债权人首先可以与债务人协商解决; 2、协商不成的,可以选择诉讼解决。 对于民间借贷纠纷,被告住所地和合同履行地法院都有权管辖。起诉流程主要是:准备诉讼材料,带上相关证据去法院立案庭提起诉讼,等待法院安排开庭审理并判决。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三条 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

    劳动纠纷 2025年7月5日
    500
  • 二脚趾截肢几级伤残

    问题解答: 二脚趾截肢应构成九至十级工伤伤残。伤残鉴定主要看伤者是否存在伤残、功能障碍和对医疗与日常生活护理的依赖程度,适当考虑由于伤残引起的社会心理因素影响,对伤残程度进行综合判定分级。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

    劳动纠纷 2025年7月5日
    6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