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
企业与劳动者订立(含续订),应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和符合法律等三项原则。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确定劳动合同当事人,第二阶段是确定劳动合同的内容。
(一)在确定劳动合同当事人阶段主要有以下环节:
1、企业公布招工简章。
2、劳动者自愿报名应聘。
3、企业对应聘者进行考核。
4、择优录用。在此阶段,企业与劳动者的相互选择对双方都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力,主要体现在:被录用的劳动者有义务在招工简章或录用通知确定的时间内向企业报到,否则就丧失于企业签约的权利;而企业对于报到的劳动者,则负有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的义务,不得反悔。
(二)在确定劳动合同内容的阶段,主要有以下环节:
1、提出劳动合同草案。一般由企业拟定,并向劳动者作出说明和解释。
2、企业向劳动者介绍内部劳动规则。
3、企业与劳动者商定劳动合同内容。
4、双方当事人签名盖章。
5、鉴证。鉴证不是劳动和生效的必经程序,只是起到证明合同真实性和合法性的作用。但是当事人明确约定或者法律明确规定必须鉴证的,则鉴证后劳动合同才可生效。
二、怎么防范签订劳动合同的风险
(一)未及时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未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导致需支付双倍工资,甚至被认定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关系的法律风险。
防范措施:1、在入职后一个月内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2、员工入职后一个月仍不愿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视情况考虑终止劳动关系。
(二)录用条件和岗位要求不明确的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录用条件不明确,我司以员工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或不胜任工作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
防范措施:1、招聘时要明确详细具体的录用条件。注意将招聘广告存档备查,必要时让员工签字确认已阅读过上述材料;
2、特殊岗位的录用条件应写入劳动合同;
3、严格按照录用条件和岗位要求进行考核,并形成书面结论。
(三)劳动合同无效的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擅自变更劳动合同及劳动合同个别条款不合法的法律风险。
防范措施:1、尽可能避免擅自变更劳动合同;
2、充分认识劳动合同的特殊性,理解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尽量避免使用排除我方法定责任的合同条款;
3、避免合同条款与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相抵触。
(四)合同条款约定不明的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劳动合同存在表述模糊、详简不当、与事实不符的法律风险。
防范措施:1、参照劳动部门的劳动合同范本制订合同条款时,应结合我司的实际情况;
2、合同内容应详简得当,对于法律、行政法规有强制性规定的内容,只写按照规定执行即可。对法律、行政法规无明确规定或允许自由约定的内容,特别是易产生争议的内容,应当详细约定;
3、合同语言表达应明确易懂,以免发生争议。
(五)高级管理人员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高级管理人员是公司发展的核心力量,若未妥善处理高管人员的劳动关系,将给我司造成影响。
防范措施:1、根据高管人员和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专门制定劳动合同条款;
2、签署保密协议;
3、为高管人员提供专项培训的,约定高管人员的服务期,及当其违反服务期约定时应承担的责任;
4、签署竞业限制协议,明确竞业限制的行业范围、地域、期限和经济补偿的支付方式,及其违反竞业限制义务时所应承担的责任;
5、高度重视高管人员劳动合同的合法性,避免争议发生;
6、做好高管人员劳动合同及其他协议的保密工作。
(六)续签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续签劳动合同不规范的法律风险。
防范措施:1、自2008年1月1日起,曾与员工签订过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在劳动合同到期前,应争取与员工签订固定期限合同;
2、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前,及时与员工协商终止或续签劳动合同事宜。
(七)约定违约金的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以外约定员工承担违约金的法律风险。
防范措施:遵守《劳动合同法》规定,员工只在违反专项培训的服务期和竞业限制的约定时,才承担支付违约金的责任。
(八)试用期期限约定不合法的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试用期超过法定期限的法律风险。
防范措施:按照法律规定的试用期期限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试用期不超过1个月;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试用期不超过2个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超过6个月。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441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