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一起因未缴纳足额社会保险引发的纠纷案,暴露出当前部分企业私自降低职工社保缴纳标准的“潜规则”。日前,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结这样一起案件,涉事公司因未按员工卢超(化名)的实际工资水平缴纳社保费用,被依法判处
一起因未缴纳足额社会保险引发的纠纷案,暴露出当前部分企业私自降低职工社保缴纳标准的“潜规则”。日前,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结这样一起案件,涉事公司因未按员工卢超(化名)的实际工资水平缴纳社保费用,被依法判处支付其经济补偿金1.9万元。
家住重庆市的卢超大学毕业后进入长寿区某置业发展公司工作。两年后,卢超升任该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月工资提升至每月3000元。升职的喜悦尚未褪去,卢超却发现一件烦心事。她与单位签订的里,关于社保和福利待遇的条款竟然约定卢超的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按长寿区社会保险局规定最低参保基数1350元/月投保,医疗保险按长寿区社会保险局规定最低参保基数800元/月投保(社会保险缴纳基数每年随政策调整而调整)。
自己的工资明明是3000元,为何在缴纳保险时却按照最低参保基数缴纳?原来,这是该公司的“潜规则”,所有员工无论工资高低,一律按照最低参保基数缴纳社会保险。对于这样的“霸王条款”,其他员工忍气吞声,但卢超不愿保持沉默。2014年,卢超向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公司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长寿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支持卢超诉求,判处该置业发展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1.9万元。该公司对判决结果不服,上诉至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重庆一中法院审理后认为,为员工代缴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应尽的义务。卢超与某置业公司在劳动合同中关于变更社保缴纳标准的约定违反《》和《社保征缴条例》,是无效条款,没有法律效力。该公司未按卢超的实际工资水平缴纳社保费用,属于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形,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据此,重庆一中院日前依法作出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来源:中国法院网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440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