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主体理论的缺陷分析

律来帮
商家名称:
律来帮
商家认证:
VIP会员
手机号码:
18365284851
添加微信:
18365284851
温馨提示:
请说在创想鸟看到,优惠更多

我国现有的行政主体理论虽对大陆行政法学和行政诉讼制度产生了卓有成效的影响,但是通过对中国行政主体制度的阐释以及中外之比较,不少学者指出了传统理论的不少不足之处。概括其中内容,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行政主体理论内在的逻辑矛盾

第一,“行政主体”这一概念有许多模糊的地方。到底哪一级行政组织、何时能成为行政主体值得研究。通说认为行政主体并非在所有场合都能成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能否成为行政主体,主要是看其以何种身份从事活动。当其以国家名义行使公共权力时,其身份是行政主体;当行政机关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是民事主体。即行政主体不是一个恒定的称谓。这样看来,即使像国务院这样的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也只是在某些场合下可以成为行政主体。这种观点就显然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了。

第二,现有行政主体理论难以解决行政违法主体与责任主体之问的衔接关系。现有行政主体理论由于只将行政机关和被授权组织作为行政主体,相应地,行政违法主体及责任主体也只能由此两类行政主体构成。这样,从理论上推定,受委托组织和行政公务人员就不够格作为行政违法主体和行政责任主体。但在有关行政责任的界定上,又扩大到“行政主体及其执行行政公务的人员因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而应承担的不一致。”由此,引起理论上的前后不一致。因为行政主体即行政行为的主体,都只能归属于行政主体。违法行为的名义及责任都应由行政主体承担。但我国立法既为“行政主体”设定了行政责任,也为行政机关中的公务员、受委托组织及其行政公务人员设定了行政责任。

(二)现有行政主体理论的学术功能局限

从语言范畴角度着眼,主体与客体乃相伴相随的术语。作为一个法律术语,主体与客体是相对而言的,有主体就必然有客体。这很容易使人推理出接受行政作用的一方(相对人)就是行政客体。在传统行政法学中,行政法律关系表现为支配与服从关系,“行政主体”观念甚为流行并为人们所接受。而现代行政法则趋向于强调行政机关与相对人之间的平等,所以虽然有学者指出行政主体只是一个技术性的称谓,并不必然包含有特别权力关系的因素。但其仍然有违背现代法制根本精神的嫌疑,不能体现现代行政法民主的本质

消息提醒:福州的白女士添加了微信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43498.html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16:00:09
下一篇 2025年3月27日 13:29:06

相关推荐

  • 行政主体的资格及确认

    (1)一般认为,作为行政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资格要件和组织要件。法律资格要件有三项:第一,行政主体必须是依法享有行政职权的组织;第二,行政主体必须是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第三,行政主体必须是能够独立承担行政责任的组织。关于行政主体的组织要件说法不一,有的认为需要经过正式的批准成立手续,也有的认为行政主体必须有独立的经费和办公场所等。 对行政主体…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9日
    900
  • 行政主体概述

    行政组织法是行政法的基本制度,内容包括行政组织和公务员这两个方面.行政主体,是指依法拥有行政职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能独立地承担因此而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可以将行政主体划分为行政机关,被授权组织和公务组织.1.在行政机关范畴中享有行政主体资格的有:国务院,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部委归口管理的国家局,地方各级人…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9日
    900
  • 行政主体与国家公务员的区别

      在国家、行政机关和公务员三者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一是国家与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即国家是抽象的政治实体,它通过所设立的各种具体国家机关表现出来,没有具体的国家机关也就没有国家;二是行政机关与公务员之间的职务委托关系。基于以上关系,行政主体与公务员的区别主要表现为:   1?公务员是受国家的委托,依法执行行政职务的人员,而行政主体则是由国家公务员组成的集合…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9日
    900
  • 行政主体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对行政主体的正确认定具有直接的行政意义和诉讼意义,而弄清行政主体与相关主体的区别,将有助于我们辨别、认定和理解行政主体。 (1)行政主体与行政法主体。二者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无法等同。行政法主体系指受行政法调整和支配的有关组织和个人。行政主体是行政法主体的一部分,即行政主体必定是行政法主体,但行政法主体未必就是行政主体。行政主体仅限组织,不含个人,而行政法主…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9日
    1000
  • 行政主体理论的形成

    行政主体理论是一舶来品。最早使用行政主体概念,始于1989年出版的一些行政法学论著。20世纪90年代以后,绝大多数行政法教科书都采用了行政主体概念,并用较大篇幅阐述行政主体的定义、种类及资格要件等,形成了独特的行政主体理论。 关于行政主体理论在我国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行政法学界研究行政组织角度的变化。自20世纪80年代行政法学恢复研究以来,…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9日
    700
  • 行政主体的范围

    按照行政主体的界定,行政主体整体可分为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两部分。具体包括以下10类: (1)国务院;(2)国务院的组成部门;(3)国务院直属机构;(4)经法律  法规授权的国务院办事机构;(5)国务院管理的国家局;(6)地方各级人民政府;(7)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8)经法律法规授权的派出机关(Detached  Administrativ…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9日
    1100
  • 行政主体的职权与职责

    关于行政主体的职权与职责,人们常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归纳。 一般认为行政主体的职权可分为抽象的权力和具体的权力。前者如制定规章和一般规范性文件;后者如对具体的人或事做出处理。另外,行政主体具有优越的地位,享有行政优益权。同时,行政主体的职权与职责具有统一性。行政主体有义务合法公正地行使职权;否则,将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9日
    500
  • 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应具备哪些条件?

      享有行政处罚权、能够实施行政处罚的机关应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是行政机关;   2、必须具有外部管理职能;   3、必须取得特定的行政处罚权;   4、必须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实施。   可以成为行政处罚实施主体的有:   (一)行政行政机关   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9日
    700
  • 行政主体资格

      行政主体的含义   行政主体,是指享有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国家行政职权并能独立承担因此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划分的标准是:1、权,即独立的拥有并行使行政权力;2、名,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对外采取行政行为;3、责,承担由其采取的行政活动而产生的法律责任。但是,不独立承担责任并不意味着没有责任主体。   行政主体资格   只要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从事行…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9日
    700
  • 行政机关职能

      行政机关,是指依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设置的,行使国家行政职权,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管理、监督和指挥的国家机关。其含义是行政机关是国家机关、行政机关是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的国家机关、行政机关是依宪法或行政组织法的规定而设置的。   根据行政机关职权管辖的范围,行政机关的有中央行政机关与地主行政机关之分。   1.中央行政机关,指所辖区域及事务范围…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9日
    1000
  • 行政法主体和行政行为主体

      行政法主体,即行政法律关系(指狭义的行政法律关系,广义的行政法律关系含行政关系与监督行政关系)主体,亦称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权利与义务的享有者和承担者,包括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   行政主体,是指享有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社会组织。   行政主体从…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9日
    700
  • 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1?行政主体的概念   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地承担因此而产生 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   (1)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的组织;   (2)行政主体是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   (3)行政主体是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   2?行政主体的职权   行政职权是国家行政权的转化形式,是行政主体实施国家…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9日
    600
  • 行政法律规定的行政许可主体

      行政许可的行为主体为特定主体,即享有行政权能,行使对行政相对人申请的审核与批准权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以及受委托的行政机关,行政许可是一种基于申请而产生的具体行政行为。我国《行政许可法》第79条第1款的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从事特定活动,依法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向行政机关提出申请……。”行政相对人提出申请是行政许可的前提条件,行政机…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9日
    700
  • 行政法允诺行为的主体

      2004年1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法发(2004)2号《关于规范行政案件案由的通知》已将行政允诺看作行政行为的一种,规定了具体的行政诉讼案由。行政允诺行为在实践中常见的主要有:允诺引资奖励、允诺举报奖励、允诺国家工作人员辞职奖励。并且上述行政允诺行为均有过相关的行政争议。在山东引致诉讼的案件主要有:莘县引资奖励案、荣城引资奖励案、淄博举报奖励案、汶上国家…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9日
    600
  • 行政主体概念存在的理由

      在我国的行政法学研究上,历来都是以行政机关、行政工作人员为对象,而没有从行政主体的角度进行研究。但是,行政主体和行政机关、行政工作人员是不能等同的。行政法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哪一个行政机关有权实施行政管理活动,也就是哪一个行政机关能够成为行政主体。因此,行政主体是行政法学的基本概念。这一概念的存在,既是基于实践的需要,也是行政法学对实践的抽象概括。具体…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9日
    7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