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劳动法工资最低标准是怎样的
《劳动法》的最低工资标准是指用人单位依法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支付的最低金额的劳动报酬不包括这些:加班加点的工资;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条件下的津贴;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
二、劳动法工资最低标准是怎样的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四十九条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三)劳动生产率;
(四)就业状况;
(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三、劳动法工资怎么计算
劳动法工资计算如下: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劳动法工资算法参考有如下: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加班工资的计算:每天延长工作时间的加班工资:(实际工作时间-8小时)×小时工资×150%等等。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434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