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签劳动合同的取证方法包括收集工资发放记录、社会保险记录、考勤记录等的相关材料。职员可以结合实际情形确定自己需要收集哪些证据,在证据收集齐全之后,可以带着证明提出劳动仲裁的请求。
一、不签劳动合同如何取证?
1、不签劳动合同的取证方法包括收集收集以下证据:工资卡、银行流水等支付凭证;用人单位发放的工作证、工作牌、花名册、工作服;入职表等记录证明;请假条、考勤表、报销单据、开会通知、会议记录、加班证明等;社保局打印并盖章的社保清单、地税局打印并盖章的个税完税证明等。
2、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二、公司主体变更劳动合同要重新签吗?
1、公司主体变更劳动合同不需要重新签
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
2、引起劳动合同主体变更的情况一般有三类
(1)第一种方式是员工辞职然后与第三方企业签定新的劳动合同。第三方企业在发给员工的要约中必须明确规定,只有员工向原企业提出辞职,要约才能生效。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原企业无需为此支付经济补偿金,但是第三方企业对于员工将会给出较高的待遇以获取员工的同意。
(2)第二种方式是企业与员工协商终止劳动合同。为此企业可以签订协议,约定由第三方企业负担向员工支付的经济补偿金。
(3)第三种方式是三方协商转让,约定由第三方企业承继原企业在劳动合同项下的权利义务,但第三方企业可以与员工进行协商变更。这种方法应当约定员工的工龄继续计算,并且在原合同项下的权利应当得到保障。如此,企业将无需立即支付经济补偿金,而员工的合法权益也并不受到任何损害。
单位不与职员签署劳动合同的行为是违法的,在发生劳动纠纷之后,若是职员想要采取提起劳动仲裁等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需要收集工资单等的证据。对于证据不足的情形,提出的相关请求就有可能并不会被当地的仲裁机构受理。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424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