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既遂一般需要根据文物的价值以及文物的数量、给国家造成的实际损失等因素来综合确定,一般情况下,如果是行为人失职造成文物毁损灭失的,会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主要刑罚。
一、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既遂如何量刑?
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律上明确规定了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而造成了珍贵文物流失或者损毁的,是可以按照上述量刑标准来进行处罚的。
《刑法》第四百一十九条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一)主体要件
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二)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由于国家工作人员对本职工作严重不负责,不遵纪守法,违反规章制度,不履行应尽的职责义务,致使国家机关的文物保护工作遭到破坏,给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害,从而危害了国家机关的工常活动。
犯罪对象为珍贵文物,毁损一般的文物,不构成本罪。所谓珍贵文物,是指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主要包括国家规定的一、二级文物,三级文物要确定为珍贵文物的,应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确认。其中,一级文物是指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代表性文物;二级文物是指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三级文物为具有一定价值的文物。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同文物一样受国家保护。
(三)主观要件
犯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四)客观要件
犯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义务,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
我国对于文物、珍贵动植物等事项的保护是十分的严格的,如果是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因为自身的工作失误导致国家珍贵的文物毁损灭失的,并且文物灭失的数量巨大,情节严重的,此时该工作人员就会被认定为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395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