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无权代理人签订的合同,主体签订的合同效力待定

律来帮
商家名称:
律来帮
商家认证:
VIP会员
手机号码:
18365284851
添加微信:
18365284851
温馨提示:
请说在创想鸟看到,优惠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编总则,第七章代理,第二节委托代理,第一百七十一条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一个月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未被追认的,善意相对人有权请求行为人履行债务或者就其受到的损害请求行为人赔偿,但是赔偿的范围不得超过被代理人追认时相对人所能获得的利益”。“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为人无权代理的,相对人和行为人按照各自的过错承担责任”。

本条是关于无权代理及其法律后果的规定。

(续上)

三、本条规范的具体含义

(一)“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

本款属于命令性规范。其强调行为人无代理权和相对人进行法律行为,被代理人不追认的,法律效果是“代理行为无效”。

(1)被代理人的追认

对本款进行反面解释,则是无权代理只要经过被代理人追认的,代理行为有效。因为无权代理行为并非一概对被代理人不利,被代理人愿意承受无权代理的法律后果的,可以通过追认使无权代理变为有权代理。这也是对被代理人意思自治的尊重。

但是这种追认有两个前提∶第一,行为人和相对人的行为,除了没有代理权,其行为本身是合法的。如果行为本身不法,被代理人的追认也不产生任何法律效力。第二,上述追认应该在善意相对人行使撤销权之前,否则不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

追认属于需受领的意思表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法释〔2009〕5号”第十一条规定:“根据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的规定,追认的意思表示自到达相对人时生效,合同自订立时起生效”。追认不必以明示的方式为之,可推知的行为亦无不可。

“法释〔2009〕5号”第十二条规定:“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订立合同,被代理人已经开始履行合同义务的,视为对合同的追认”。该条文中的“视为”表述未尽合理,因为在立法技术上,视为属于拟制,而拟制是不能通过反证予以推翻的。如果被代理人能够证明自己的履行是基于重大误解、被欺诈、被胁迫等事由而实施的,其可以主张撤销该法律行为。因此,上述条文中的“视为”应被扩张解释为“推定”,当事人可以通过反证予以推翻。

追认属于被代理人的单方法律行为,不以行为人和相对人的同意为必要。被代理人的追认既可以向行为人表示,也可以向相对人表示。如果是向行为人表示,相对人不知晓而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有效。追认一旦到达相对人或者相对人已经知晓该追认,追认溯及至合同缔结时发生法律效力。

被代理人追认不得侵害第三人的权利。此处第三人的权利必须具有对抗外部的效力,即不动产已经登记、动产已经交付。例如,甲无权代理将被代理人乙的动产转让给丙,乙自己和丁签订该动产的转让协议,因为甲无权代理行为的价金更高,乙对甲的无权代理行为进行追认。如果丁已经实际占有该动产,甲的追认行为无效;如果甲未交付该动产,则甲的追认行为有效。

这种追认的结果实际上导致的是一物二卖,在我国登记和交付是生效要件,当然可以作这种解释。如果追认有效,上述事例中丙和丁的权利实现顺序应该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法释〔2016〕7号”第九条的规定予以解决。

“法释〔2016〕7号”第九条规定:“出卖人就同一普通动产订立多重买卖合同,在买卖合同均有效的情况下,买受人均要求实际履行合同的,应当按照以下情形分别处理:(一)先行受领交付的买受人请求确认所有权已经转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二)均未受领交付,先行支付价款的买受人请求出卖人履行交付标的物等合同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三)均未受领交付,也未支付价款,依法成立在先合同的买受人请求出卖人履行交付标的物等合同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注:2020年改为第六条)

《德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对被代理人的追认进行了一项限制,即单方法律行为不允许无代理权的代理,其自始无效,不允许被代理人追认。例如,行为人以出租人的名义向承租人表示终止租赁关系。因为在单方法律行为中,相对人毫无抵御能力。如果是有权代理,代理人的意思表示一旦到达相对人即发生法律效力;如果是无权代理,仍然让相对人处于效力未定的状态,实属不公。

但是《德国民法典》也规定了三种例外情形∶代理行为相对人未对代理人所声称的代理权表示异议、代理行为相对人对无代理权的代理行为表示认可及无权代理行为是受领意思表示的消极代理。在上述三种情况中,准用关于双方法律行为的规定,被代理人可以追认。理由是前两种情况属于相对人自甘冒险,法律无须特别保护;第三种情况对相对人并不必然不利,而且相对人有自己的脱困方式。例如,出租人的终止表示是向承租人的律师(该律师不具有受领终止表示的授权)发出,该律师同意接受该意思表示,那么承租人可以进行追认。

上述规定有其合理性,如果中国试图在解释论上予以接受,可以基于公平原则对本款进行目的论的限缩解释。

(2)无权代理的类型

本款对无权代理的类型进行了列举,这在比较法上并不多见。大多数国家都将无权代理的类型化分析留给教义学。但是,立法者在有充分把握的情况下,对无权代理的类型进行列举也未尝不可,这对法官判断无权代理产生的原因也有助益,同时也能够对行为人的行为方式进行具体指引。

根据本款的规定,无权代理包括自始无代理权的无权代理、超越代理权的无权代理和代理权消灭后的无权代理。

在法律效果上,三种无权代理没有差别,被代理人未追认的,都将导致代理行为无效。但是在判断无权代理的构成时各有不同∶

①如果主张自始无权代理,须证明被代理人从未授予代理权或授权行为自始无效。

②如果主张超越代理权,须证明行为人超越了代理权的授权范围。需要注意的是,在代理权的授予行为中,没有明确列明在代理权的范围中,但是对于实现授权行为所必要的附属行为,代理人有权实施,不属于超越代理权的行为。

③如果主张代理权消灭后的无权代理,须证明代理权期限届满、代理事务完成、基础关系消灭或代理权被撤回或撤销。

与之相应,三种无权代理导致表见代理的可能性及构成要件也各不相同。

在德国法上曾经讨论过这样一个问题。在代理人作出需受领的意思表示场合,如果代理人在作出意思表示的时候有代理权,但是在相对人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之前,代理人的代理权已经消灭。此时相对人的意思表示有何效力?德国的通说认为,原则上,在作出意思表示时享有代理权的代理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对被代理人生效。反对意见认为,此时应该是由代理人承担责任。但是,如果在相对人的意思表达之前,被代理人或代理人已经告知相对人代理权消灭的事实,或者根据《德国民法典》第一fj条的规定“第三人在法律行为实施时知道或应当知道代理权的消灭的”,类似于意思表示的撤回。代理人不承担责任。

在中国的解释论上,上述问题应该这样解决。基于体系解释,我国立法承认基础关系和代理权授予的分离,基础关系的消灭导致代理权消灭的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因此,只要相对人不是基于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而不知,相对人作出的意思表示对被代理人产生法律效力。

至于被代理人因此遭受损害的,能否向代理人追偿,则要根据代理人是否有过错而定。根据《合同法》第九十二条的规定∶“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因此在基础关系消灭导致代理权消灭后,代理人应告知被代理人其已经向相对人发出需受领的意思表示。被代理人不愿和相对人产生法律关系的,可以根据《合同法》第十八条的规定撤销代理人曾经发出的意思表示,但是符合其第十九条的要约仍然不得撤销。代理人未及时告知的,应对被代理人承担违约责任。

(二)“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一个月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本款主要规范如下情形:在无权代理行为发生以后,被代理人可能对此一无所知,或者被代理人知道行为人的无权代理行为以后,对是否追认仍然处于犹豫状态。此时让相对人,尤其是善意相对人一直处于等待状态,显属不公。因此特设相对人的催告权和撤销权,以示平衡。

(1)相对人的催告权

如果相对人希望自己和无权代理人进行的法律行为发生法律效力,又不愿意处于苦苦等待被代理人追认的状态。而且此时被代理人很可能还不知晓无权代理的事实。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就行为人的无权代理行为表明态度,从而使法律关系尽快确定下来。相对人的催告属于准法律行为中的意思通知,不必有法效意思,只需表明自己催促被代理人就无权代理行为进行表态即可。

催告的法律效力是,自催告到达被代理人处开始起算被代理人追认的除斥期间。依据本款,催告人可以在催告通知中确定短于或者等于一个月的除斥期间。如果催告通知没有确定被代理人追认的期间,根据本款的规定,被代理人应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期间经过,被代理人未作出任何意思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

问题是在被代理人拒绝追认之后,被代理人基于新的考虑能否再进行追认。日本的判例认为此时被代理人不得再进行追认。笔者的看法是,被代理人仍然可以追认,只是不产生单方意思表示的效力,此时被代理人的追认类似于要约,只有在相对人同意的情况下才发生法律效力。

(2)善意相对人的撤销权

如果相对人在知晓代理人的行为属于无权代理以后,不愿意自己和行为人进行的法律行为发生法律效力,相对人可以撤销自己的意思表示。

相对人的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书面和口头均可。本款对于相对人撤销权的行使对象没有明确限定,因此该撤销权既可以针对被代理人行使,也可以针对行为人行使。

如果针对行为人行使撤销权,被代理人在不知晓的情况下又行使追认权的,其效力如何? 此时仍然应该维持相对人撤销权的效力。因为无权代理行为本身存在瑕疵,而且法律已经对相对人行使撤销权的条件进行了限制(要求相对人善意),在相对人和被代理人的意思表示产生冲突的情况下,应首先考虑尊重相对人的意思表示。

根据本款的规定,相对人行使撤销权有两个前提条件∶第一,必须是在被代理人追认无权代理行为之前。但是,当被代理人向行为人进行追认,如果相对人不知其追认而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仍为有效。第二,相对人必须是善意。该善意仍然应该和《民法典》第一百七十条第二款中的善意作同样理解,即相对人不是基于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而不知。

相对人行使撤销权以后,能否继续向行为人主张损害赔偿?我们认为,此时相对人只是不能主张合同的履行效力,他仍然可以主张行为人承担缔约过失责任,但是以行为人有过失为前提。

(未完待续)

消息提醒:福州的白女士添加了微信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388552.html

(0)
上一篇 2025年2月10日 22:55:25
下一篇 2025年2月10日 22:55:37

相关推荐

  • 合同纠纷胜诉后被告公司没钱怎么办

    问题解答: 合同纠纷胜诉后被告公司没钱可在履行期限届满后申请强制执行。当事人可以填写申请执行书递交至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依法申请强制执行措施。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合同纠纷 2025年7月7日
    500
  • 合同可撤销的期限是多长时间

    问题解答: 合同可撤销的期限一般是一年。因重大误解订立的、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或者乘人之危订立的,当事人有权请求撤销合同,其撤销权时效期间是一年,由撤销权人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申请撤销。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

    合同纠纷 2025年7月7日
    400
  • 合同是否一定要写日期呀

    问题解答: 合同不一定要写日期。在签订合同时,当事人可以写明合同的日期,合同日期不是合同的必备生效要件,只要符合法定和约定的生效条件,合同即为有效、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法律、…

    合同纠纷 2025年7月7日
    500
  • 合同可得利益司法解释是什么

    问题解答: 合同可得利益司法解释是:履行后合同的获得的利益。一方违约导致合同无法履行的,即确确实实不能继续履行合同的,另一方可以要求赔偿因违约而造成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预期可得利益损失。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八十四条 当事人…

    合同纠纷 2025年7月7日
    500
  • 合同没到期不想租了应该怎样处理

    问题解答: 合同没到期不想租了承租人可以与出租人进行协商,协商一致解除租赁合同;出租人拒绝协商的,承租人应当按照租赁合同上的约定进行赔偿;承租人依法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出租人,自通知到达之时租赁合同解除。出租人有异议的,可以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承租人解除合同的效力。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

    合同纠纷 2025年7月7日
    700
  • 借款能构成合同诈骗吗

    问题解答: 借款可能构成合同诈骗,个人骗取1万元以上的、单位骗取10万元以上的属于合同诈骗。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行为人根本不准备履行合同或根本没有履行合同实际能力或担保的合同欺诈属于刑事案件,涉嫌合同诈骗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

    合同纠纷 2025年7月7日
    500
  • 借贷合同无效应当怎样处理呢

    问题解答: 借贷合同无效的处理是:借款人需向贷款人返还依合同取得的借款本金,不能适用损害赔偿予以替代。除本金外,对于已经取得或者约定取得的利息应当予以收缴,处以相当于银行利息的罚款。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六条 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

    合同纠纷 2025年7月7日
    400
  • 合同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问题解答: 合同诉讼时效的时间是:3年。一般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是3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和义务人之日起计算,约定分期履行合同的,自最后一期履行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

    合同纠纷 2025年7月7日
    600
  • 电签合同有效吗

    问题解答: 电签合同有效。电子版的合同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通过电子信息网络以电子的形式达成的设立、变更、终止财产性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通过数据电文、电子邮件等形式签订的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 法律依据: 《电子签名法》第四条 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书面形式。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

    合同纠纷 2025年7月7日
    400
  • 格式合同免责条款无效规定

    问题解答: 格式合同免责条款无效规定是:未向当事人提醒注意和详细说明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格式合同免责条款无效,订立格式合同免责条款时,提供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履行提醒与说明义务。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五百零五条 当事人超越经营范围订立的合同的效力,应当依照本法…

    合同纠纷 2025年7月7日
    300
  • 合同签订人死亡后合同如何进行处理呢

    问题解答: 合同签订人死亡后合同一般由继承人履行合同,债务已经履行的、债务相互抵销的、债权人免除债务的、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的、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的,合同作废。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

    合同纠纷 2025年7月7日
    600
  • 房屋租赁合同包括的内容有哪些

    问题解答: 房屋租赁合同包括的内容有:出租人与承租人的姓名及地址;房屋的位置、面积、装饰及设施;房屋用途;租赁期限;租金数额及交付方式;房屋维修责任;装修的约定;转租的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违约责任等。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七百零三条 租赁合同是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第七百零四条 租赁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租赁物的名称、…

    合同纠纷 2025年7月7日
    600
  • 怀孕了合同到期了公司不续签怎么办

    问题解答: 怀孕了合同到期了公司不续签属于违法,职工可以私下和公司进行协商,或者直接申请仲裁提起诉讼,要求继续履行合同直至哺乳期结束,哺乳期结束被解除劳动合同的可以申请赔偿,赔偿标准为工作年限×离职前12月的平均工资×2倍。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

    合同纠纷 2025年7月7日
    600
  • 合同条款中的标的具体是什么意思

    问题解答: 合同条款中的标的的意思是:合同当事人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标的是合同成立的必备内容,合同应当写明标的物的基本信息、标的物的价款、交付使用标的物的条件和日期、标的物的质量标准承诺、标的物配套设施的交付承诺和责任等。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

    合同纠纷 2025年7月7日
    600
  • 房东是否可以单方面解除租赁合同

    问题解答: 房东可以单方面解除租赁合同。双方实施不定期租赁的,租客使用不当致使租赁物受损的、擅自转租的、经催告逾期支付租金的,房东可以单方发出通知进行解除。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七百一十一条 承租人未按照约定的方法或者未根据租赁物的性质使用租赁物,致使租赁物受到损失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请求赔偿损失。 第七百一十六条 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出租人…

    合同纠纷 2025年7月7日
    5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