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违法失职行为,指的是相关的工作人员不认真负责本职工作,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履行自己的职务义务,导致单位受到损失。由于不同职位的责任也不同,所以发生违法失职行为后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同的。那么违法失职行为有哪些?下面请知芒网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一、违法失职行为有哪些
失职源于履行职务中的指国家公务员依据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力,在其岗位、职位上应该履行、并且能够履行的义务而不履行,对违法主体的举报受理或监督检查履职不作为或乱作为都属于失职。如明知道一个企业在非法违法组织生产,或明知道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明知道企业在超标偷排等行为,不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予以制止等。
二、失职与渎职的区别是什么
(一)主体不一样。失职主体是工作人员,范围较大。工作人员对本职工作不认真负责,未依照规定履行自己的职务,致使本单位造成损失。渎职的主体是国家机关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徇私舞弊,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严重损失。
(二)严重程度不一样。失职相较于渎职而言严重程度较为轻一些。失职也可以构成犯罪,当行为人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国有企业工作人员时,失职造成严重损失的构成渎职犯罪。
(三)结果不一样。失职是对行为人单位造成损失。渎职是不仅对行为人单位造成损失,同时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损失。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在监督过失的场合,监督者应当预见自己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监管职责,可能致使被监督人的违法行为产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三、对违法失职行为的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第41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宪法的这一规定,为公民以控告、检举、举报的方式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法律的保障,使检举、控告、举报成为我国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有力武器和重要手段,成为我国司法机关、行政监察机关以及其它有关部门处理和查处违法犯罪案件的主要来源和渠道。
以上就是知芒网小编对“违法失职行为有哪些”的相关介绍。处于一定的岗位或职位时,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履行相应的法定义务,否则就可能需要承担失职的责任。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建议咨询知芒网的律师。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381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