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道路是指什么?农村道路建设标准是怎样的?
农村道路是指修筑在野外乡村地区、供当地各种非机动车辆和拖拉机行驶,也可通行汽车的道路,一般是沟通乡到村、村到村或田间生产基地到乡、村的道路。
修筑在野外乡村地区、供当地各种非机动车辆(如人力车、兽力车、自行车)和拖拉机行驶,也可通行汽车的道路,一般是沟通乡(镇)到村、村到村或田间生产基地到乡(镇)、村的道路(见彩图)。有些国家对于通往盐场、鱼场、茶林、果林、营地、矿区等处的道路,虽可通行汽车,但其目的不是供社会上车辆(公共交通车辆、私人车辆)使用,不称公路,称农村道路。在中国,这些道路属专用道路范畴,不称农村道路。
中国各地情况差异甚大,有的农村道路经常通行汽车,则须按公路标准修建。无论在山区或平原区,路宽一般为4.5~6.5米,在平原区车辆较多时一般为7米;如车载农作物很宽,还应增加道路宽度。只通行人、兽力车或拖拉机的道路,可根据当地这些车辆的尺寸减缩路宽,但如允许汽车通行时,路宽应不少于4.5米。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376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