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条件会有什么

律来帮
商家名称:
律来帮
商家认证:
VIP会员
手机号码:
18365284851
添加微信:
18365284851
温馨提示:
请说在创想鸟看到,优惠更多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制和他人的身体健康。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持有毒品数量较大的毒品。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一、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条件会有什么

1、客体要件

非法持有毒品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制和他人的身体健康。国家禁止任何人非法持旨毒品,为此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我国先后颁布了《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铂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这几个法规对毒品种植、制造、运输、使用、管理都作了明确向、严格的规定,禁止任何人非法持有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主管部门批准或许叮,持有、保存毒品的行为均违反了国家对毒品管理的规定,而且行为人非法持有的毒晶,随时可能流人社会,危害他人的健康。为此,为了维护国家对毒品的管制,保护人毛群众的身体健康,对非法持有毒品的行为,必须予以惩处。

非法持有毒品罪的对象为毒品,即本法第357条所列的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 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国务院发布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中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作了具体规定。行为人将假毒品误认为是真毒品而加以收藏、保存,行为人主观上明知是毒品,而故意违反国家毒品管制,实施非法持有的行为,这属于刑法理论上的对象认识错误。对象认识错误,不影响定罪,仍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2、客观要件

非法持有毒品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持有数量较大的毒品的行为。所谓非法持有毒品,是指亍为人持有毒品时,没有合法的根据;或者说,行为人持有毒品,不是基于法律、法规的规定或允许。如果行为人合法持有毒品,则不构成犯罪。即依法生产、使丑、研究毒品的人持有毒品时,是正当行为,不构成犯罪。如医生因病人病情的需要,白使用毒品而持有毒品的,经过有权机关批准从事毒品管理职业的,经过有权机关批准对造毒品后持有毒品或依法运输毒品的,都是合法行为,不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所谓持有毒品,也就是行为人对毒品的事实上的支配。持有具体表现为占有、携有、藏有或者以其他方法持有支配毒品。持有不要求物理上的握有,不要求行为人时时刻刻将毒品握在手中、放在身上和装在口袋里,只要行为人认识到它的存在,能够对之进行管理或者支配,就是持有。持有时并不要求行为人对毒品具有所有权,所有权虽属他人,但事实上置于行为人支配之下时,行为人即持有毒品;行为人是否知道自己具有所有权、所有权人是谁,都不影响持有的成立。此外,持有并不要求直接持有,即介入第三者时,也不影响持有的成立。如行为人认为自己管理毒品不安全,将毒品委托给第三者保管时,行为人与第三者均持有该毒品。持有是一种持续行为,只有当毒品在一定时间内由行为人支配时,才构成持有;至于时间的长短,则并不影响持有的成立,只是一种量刑情节,但如果时间过短,不足以说明行为人事实上支配着毒品时,则不能认为是持有。非法持有毒品达到一定数量才构成犯罪,即非法持有鸦片200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10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

3、主体要件

非法持有毒品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非法持有毒品罪的主体。

4、主观要件

非法持有毒品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国家禁止非法持有的毒品而故意持有。如果行为人确实不知道自己持有的是毒品,则不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主观故意中的“明知”,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实施的行为是非法持有毒品行为。

二、食物中添加罂粟壳触犯什么罪

(一)非法持有毒品罪

根据上述毒品犯罪案件量刑的有关规定,非法持有罂粟壳四十千克以上才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那么,如果行为人为了将罂粟壳添加入食品中,而持有四十千克以上罂粟壳,其行为属于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与非法持有毒品罪的牵连犯,应从一重罪处断。其中,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法定刑高于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法定刑,也应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对行为人定罪量刑。

(二)欺骗他人吸毒罪

最初有观点认为,行为人将罂粟壳添加入食品中,后顾客由于不知情而被骗食用了含有毒品的食品,属于欺骗他人吸食毒品的违法犯罪行为,涉嫌欺骗他人吸毒罪。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主要依据为公安部《关于坚决制止、查处在食品中掺用罂粟壳违法犯罪行为的通知》(公通字[1993]70号,该文件已失效)中的要求,即“在食品中掺用罂粟壳来招徕顾客、吸引回头客,扩大生意。由于顾客都是在不知道的情况下被骗食用的,因此这种行为属于欺骗他人吸食毒品的违法犯罪行为。”从近年来检察机关还存在以欺骗他人吸毒罪向法院提起公诉的案件,可以看出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少部分办案人员仍存在这一观点。

应当指出的是,食品生产经营者、餐饮服务单位人员添加罂粟壳的主观动机通常是出于谋取经济利益,而非迫使他人吸毒成瘾,因此食品生产经营者、餐饮服务单位人员向食品中添加罂粟壳的行为应更加符合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主观故意内容。近年来,人民法院均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决这种违法添加行为也能更好的证明这点。

当然,如果确有证据证明部分餐饮服务提供者添加罂粟壳的主观动机系出于诱骗他人吸毒,且餐饮服务提供者仅是对于某位顾客实施了这种行为,则不排除其行为很可能构成欺骗他人吸毒罪。

(三)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通过查阅人民法院裁判文书网等司法网络数据库,发现绝大部分与食品生产经营有关的单位,向食品中添加罂粟壳后,最终都是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罪处刑。这主要是因为该罪名,无论从犯罪主观故意还是行为的具体表现来说,都更加符合该罪名的构成要件。

《食品安全法》第34条第1项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

《刑法》第144条规定: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3〕12号)第9条规定,在食品加工、销售、运输、贮存等过程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使用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罪处罚。

同时,本罪是行为犯,食品生产经营者、餐饮服务单位只要出于故意实施了在所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罂粟壳之行为,或者明知是掺有罂粟壳的食品仍然予以销售的行为,就构成本罪。

罂粟壳是一种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是毒品的一种,也是国家禁止添加入食品中的有毒、有害的非食品物质。部分食品生产经营者、餐饮服务单位由于法律意识不强,认为自己将罂粟壳(粉)或者罂粟壳水浸物作为食品添加物添加了食品中的行为顶多构成行政违法行为,殊不知自己的这种行为可能已经触犯刑法,涉嫌毒品犯罪或者其他犯罪行为。

消息提醒:福州的白女士添加了微信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322413.html

(0)
上一篇 2025年2月10日 06:11:39
下一篇 2025年2月10日 06:11:54

相关推荐

  • 开设赌场罪最轻判多久(关于开设赌场罪的判决规定)

    随着网络世界的日益发达,也滋生了很多的网络犯罪,比如: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层出不穷。说到网络赌博,与之相关的就是开设赌场罪了。 接下来我们就来举个例子了解一下,李四是某个犯罪集团的老大,他们集团主要从事赌场生意,张三则是李老大的跟随者,也就是帮忙打下手的,平时主要做的工作就是管理赌场的账目。 李四他们的赌场生意越做越红火,带来好的收益的同时也引起了别人的觊觎…

    刑事辩护 2025年6月1日
    600
  • 盗窃案件的立案流程(派出所处理偷盗流程)

    1、立案:发现盗窃行为的行为,予以审查,决定是否立案。 2、调查:对立案的案件,制定专人负责,及时组织调查取证,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调查时应出示证件,允许当事人辩解。询问或者检查应当制作笔录。 3、审查:对案件违法事实、证据、调查取证程序、法律适用、处罚种类和幅度、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等进行审查,提出处理意见。 4、告知:作出…

    刑事辩护 2025年6月1日
    600
  • 治安管理条例殴打他人处罚(打人一下治安处罚最轻标准)

    小提示:行文不易,此文为原创,希望广大网友在阅读之余,及时关注我们,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以法之名,重新审视生活。 看文知义,说话听音。 从唐山公安官方公布的通报信息来看,此事已有定性,法际社为网友进行详细解读:(公安通报的信息已附在文章最后处) 一、此事件已确定为寻衅滋事、暴力殴打他人事件,造成恶劣影响。 这话不是随便说的。司法鉴定的结论为“王某某、刘某某损…

    刑事辩护 2025年6月1日
    500
  • 肇事逃逸怎么处罚新交规(开车肇事逃逸后果)

    一般交通事故逃逸怎么处罚   1、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由公安机关处200元到2000元罚款,可以并处15以下拘留;   2、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并逃逸,追究刑事责任,由公安机关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终生不得重新领取机动车驾驶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

    刑事辩护 2025年6月1日
    600
  • 民法典的适用有纳西额(民法典的溯及力司法解释)

    《民法典》第一编 总则 第一章 基本规定 第十一条 其他法律对民事关系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我国《立法法》规定:“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 《民法典》是民事领域的基本法,属于一般法,《民法典》以外的单行法律和其他法律中规定的民事法律规范属于特别法,如《保险法》《著作权…

    刑事辩护 2025年6月1日
    600
  • 刑事律师请一次多少钱(刑事律师收费标准)

    当事人被抓了,他/她的亲朋好友不认识律师,就有可能在网上问:“人被抓了,请一个律师要多少钱?”/“某某(地区)的刑案,请一个律师要多少钱?”/“刑事拘留,请律师多少钱?” 这都是很笼统的问题,因为不同的律师收费是可以存在很大差异的。 江湖传闻,某某律师代理某某案,收费1200万;数月前,一名谎称自己可以“找关系”办理取保的律师收费1200万之后没有把事情处理…

    刑事辩护 2025年6月1日
    600
  • 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2022刑法修正案讲解)

    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 (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一、将刑法第十七条修改为:“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

    刑事辩护 2025年6月1日
    400
  • 故意伤害罪怎么判(故意伤害他人罪量刑标准)

    故意伤害罪是侵害他人身体权的一种行为,伤害别人身体达到一定程度就可能涉嫌刑事犯罪,有网友经常问故意伤害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那么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先给大家讲一个案例。张三是一个小混混,每天无所事事,在街上晃悠,这天他和几个兄弟看到一个美女,就想过去搭讪。刚刚跟美女打了个招呼,美女的男朋友李四就过来了,让他离开。张三觉得在兄弟面前丢了面子,就把李…

    刑事辩护 2025年6月1日
    600
  • 故意伤害致死量刑标准(故意伤害致死判刑的相关法律)

    人们在遇到一些事情或者言语刺激之后情绪失控,导致出现过激的行为,轻则伤害他人,重则构成故意伤害罪。 那么什么是故意伤害罪呢?什么样的行为才会构成故意伤害罪呢?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并达成一定的严重程度、应受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 故意伤害罪构成要件 (一)主体要件 需要具备达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满14~16岁有故意伤害致人重伤…

    刑事辩护 2025年6月1日
    500
  • 就业补助金领取条件是什么(毕业生就业补助金领取条件)

    毕业的大学生注意了,这里有份补贴,免费可以领取,只要动动手指头去申请,3000就到手啦!我说的是大学生基层就业补贴,专科生和本科生都可以领取,下面是领取教程: 一、领取条件(需同时满足3个要求) ①毕业两年在到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社会组织就业或者到乡镇(街道)就业的本科生或专科生 ②签订一年以上的劳动合约 ③在该单位连续购买社保满6个月 满足以上3个条件…

    刑事辩护 2025年6月1日
    400
  •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刑法234条法律的内容)

    由于犯罪集团较之单个人犯罪或其他共同犯罪,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因此,处刑也较重。在中国,对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除刑法分则明文规定了较重的法定刑以外,都应从重处罚;对其他主犯也应从重处罚;对从犯,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胁从犯,则根据其犯罪情况,比照从犯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网友咨询: 2020年12月,经夏松引荐,黎江、龙彦宇与夏松一同前往…

    刑事辩护 2025年6月1日
    600
  • 诽谤罪的量刑标准(告人诽谤需要的证据)

    2020年发生的7·7杭州女子取快递被造谣事件,大家都还记得吧,目前该案已经宣判:涉案人郎某、何某犯诽谤罪,被判处一年有期徒刑,缓刑两年。 按照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或者造成被害人、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再或者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

    刑事辩护 2025年6月1日
    500
  • 聚众斗殴罪构成要件(聚众斗殴刑事案件立案标准)

    年轻气盛的抚州南城小伙吴某喜欢骑着“鬼火”摩托车到处闲逛,但这一“招摇”的举动却让路过的谢某和何某很不满。 一天,谢某和何某又看到吴某骑着“鬼火”摩托车路过。两人上前拦下吴某,警告他:“以后不要在老子面前出现,不然见一次打一次!”撂下狠话的两人扬长而去。 回到家中的吴某越想越生气,辗转加了谢某的微信后,两人通过微信相互谩骂、挑衅。很快,怒气上头的吴某和谢某在…

    刑事辩护 2025年6月1日
    500
  • 首次偷渡罪一般判多少年(偷越国边境罪量刑标准)

    近日,纳雍法院审结一起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案,被告人葛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法院经审理查明,2020年3月初,被告人葛某伙同陈某(另案处理)等人从云南边境偷渡到缅甸,在缅甸勐平(地名)的一家电信诈骗公司接受培训。十多天后,被告人葛某跟随陈某等人到缅甸勐波的一家电信诈骗公司上班,在公司担任组长,按照公司规定,组长可以从本组组员的诈…

    刑事辩护 2025年6月1日
    600
  • 刑事拘留时间怎么算(浅谈刑事拘留的影响)

    1. 公安机关在执行拘留时,应持有效的《拘留证》,并应向被拘留人出示根据法律规定,拘留由公安机关执行。公安机关执行拘留时,应持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签发的《拘留证》,向被拘留人出示,并宣布对其实行拘留。责令被拘留人在拘留证上签名或盖章。被拘留人拒绝签名或盖章的,应加以注明。拘留时不出示拘留证,或先行拘留再补办拘留证,都是违法的。2. 一般情况下,公安机关应当在24…

    刑事辩护 2025年6月1日
    5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