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建筑企业“内部承包”来自企业外部的风险 对来自企业内部的风险,内部承包各方都是一家人,完全可以通过内部协商机制,相互妥协,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程度。但对于来自企业外部的风险,可能是任何一方都无法预料、难以控
建筑企业“内部承包”来自企业外部的风险
对来自企业内部的风险,内部承包各方都是一家人,完全可以通过内部协商机制,相互妥协,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程度。但对于来自企业外部的风险,可能是任何一方都无法预料、难以控制的。
1.来自自愿债权人的风险。
自愿债权人作为企业活动的参与人,对企业的经营模式都较为清楚、了解,一般情况下都遵守“游戏规则”,随时决定参与或退出“游戏”。但是,当自愿债权人为了自身利益时,就很可能打破这种“游戏规则”,利用内部承包不影响企业法人独立性的特点,选择最佳的方式保全自己债权或逃避自己的债务。
2.来自非自愿债权人的风险。
由于来自非自愿债权人风险的规模、频率、损害程度都难以评估,加之常常是在瞬间发生,因此被称为风险中的风险。并且非自愿债权人一般不顾及企业采用何种经营模式,一旦受到侵害,矛头就直指企业。尤其是在内部承包任何一方的无过错侵权行为发生严重损害后果时,可能双方为此付出的代价并非只是财产上的损失。
3.来自侵权人的风险。
建筑市场存在大量的“潜规则”,若内部承包双方不慎重处理,很容易成为不正当竞争的受害者。因此,既要敢干同“地区封锁”、“暗箱操作”作斗争,又不让自己成为“潜规则”的牺牲品。虽然国家一轮又一轮地对建筑市场进行整顿,但内部承包双方都不就对该风险掉以轻心。
工程建筑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289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