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建设部尴尬 提示 国土资源局仓促 禁令 本报记者 李松涛 随着建设部的购房风险提示和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的禁令接连出台,开始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之中。 在失控的房价下,小产权房显得尤为醒目,其价格低于的一半甚至
建设部尴尬 提示 国土资源局仓促 禁令
本报记者 李松涛
随着建设部的购房风险提示和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的禁令接连出台,开始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之中。
在失控的房价下,小产权房显得尤为醒目,其价格低于的一半甚至更多,吸引了众多购房者。然而其另一面却是非法开发建设,对购房者而言,隐藏着不小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小产权房的出现并非一年两年,为何直到今天才有相关部门发出这样的风险提示和禁令
小产权房是高房价的并发症
2005年,小黄的父母在北京购买了一套有两个教室大的房子,为的就是能在周末的时候呼吸呼吸新鲜空气。 我们是从开发商那里买的,花了4万。 小黄承认,当时也知道拿不到这个房子的产权,但4万元也算不上大损失。
让小黄惊讶的并不是小产权房的低价,而是众多的购买者。 我以为我们家是少数买小产权房的家庭,谁知道有很多北京市的人早就捷足先登了。 据小黄介绍,这些的购房者一种是直接向开发商买,另一种则是先跟当地政府签一个租赁的合同,然后再跟卖房者签一个买卖合同, 对外都说是租,实际上就是买,只不过很便宜。倒不觉得有多大的风险,除非有一天政府强行。
像小黄这样购买小产权房的,在全国各地都大有人在。
北京市我爱我家(我爱我家博客|我爱我家新闻)房地产经纪公司副总经理胡景晖(胡景晖博客|胡景晖新闻)告诉记者,目前北京已售和在建的小产权房很快就会超过1000万平方米,而北京市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未来三年的目标才是两个1000万平方米。
北京市的小产权房大概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陆续出现。当时主要是一些明星、艺术家等为了休闲或养老到买地盖别墅,或者直接购买农家院。 当时购买的人比较少,而且不是作为第一居所使用,所以并没有引起相关部门注意。
然而,从2003年开始,小产权房的性质开始发生了变化, 很多人开始购买小产权房,作为第一居所使用。 胡景晖说,2003年之后,小产权房的开发建设也开始变为当地村委会、乡政府的大规模开发行为,它们显然是利益的最大获得者。
巨大的利益诱惑下,村、乡镇以行政的名义开发小产权房,或者支持开发。 北京市盛廷律师毕文强说。
按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农村土地一般归村集体所有,如果要在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上进行商品房开发建设并出售,必须先经国家征收,转为国有土地,再出让给开发商,开发商向国家交纳土地出让金等税费,最后建房后出售给购房人。小产权房却是在没有将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为国有的情况下进行的商品房开发建设。
毕文强认为,乡镇把农民的土地拿去开发,暂时给农民一些甜头,但时间长了,农民拿到的那点钱花完了,土地也没有了,该怎么办风险只会越来越大。
在胡景晖看来,小产权房的出现就是高房价的并发症。这几年国家出台了很多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措施,非但没有稳定房价,反而刺激了房价不断攀升,小产权房的出现恰恰满足了大量中低收入者的需要。 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不解决房价疯涨的根本问题,即使堵住了小产权房这个口子,将来肯定还会有别的东西出现。
相关政府部门为什么不能理直气壮
如果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算起,北京市小产权房的历史已经有十余年,但这十几年中,明明是非法开发建设,却为什么没有相关部门进行制止
应该说,国土资源部门要对小产权房的管理负主要责任。 专家认为,小产权房出现这十几年,相关管理部门一直监管不力。
7月2日,华远集团老总任志强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274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