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守商业秘密,公司应该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加强员工保密教育、健全员工人事资料、离职员工的管理、与高管人员签订竞业禁止协议、供应商和客户等第三人管理等。在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可能涉及到商业秘密的接触。商业秘密具有经济性和秘密性,双方可以签订保守商业秘密合同,约定违约金。
一、公司该如何保守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的保护最重要的还要靠人,因此加强对涉密人员的管理至关重要。
(1)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
(2)加强员工保密教育。
(3)健全员工人事资料。
(4)离职员工的管理。
(5)与高管人员签订竞业禁止协议。
(6)供应商和客户等第三人管理。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中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法律意义上的商业秘密,除了要求具备“知悉范围,认知难度,获取难度”的三项客观特征外,权利人主观上还必须具有保密意图。
一般性的保密措施起码要符合下列保密常识:
(1)限制了接触范围;
(2)明确了接触的准许条件或者采取了限制接触的技术手段;
(3)对接触人员明确赋予了未经授权不得使用、披露的义务;
(4)接触到该商业秘密的人都能显然识别和认识其为商业秘密。具体的一些保密措施下面我们还要详细讲述。
上述四个法律特征,是商业秘密缺一不可的构成要件。只有同时具备四个要件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才属于商业秘密。
二、保守商业秘密合同
甲方:
地址:
法定代表人:
乙方:
住址:
鉴于:
1、甲方为民营科技促进会下属专门从事培训、咨询、成果转化、投融资、国际交流的服务公司。
2、乙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双方将共同致力于_________,并建立牢固的合作关系;
4、双方共同认为: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均会向对方披露己方的商业秘密同时也会从对方处获悉商业秘密。为拥有一个良好的合作基础,体现公认的商业道德,双方应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签订本保密合同。
5、本合同所指的商业秘密包括双方合作过程中向对方获悉的一切细节,该细节包括但不限于:合作主体信息、人员分配情况、合作目标、谈判意向、投资情况及任何一方认为不应该对外泄露的信息等等。
根据《民法典》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达成协议。
公司的建立是为了给发起人,给股东谋取更多的利益,由于在公司设立之后,会与多方的民事主体建立债务关系,故而公司存在很多的机密,若是被泄露,那么公司的运营会产生困难,还有可能会面临破产,公司的高层也是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的。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264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