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自首的意思是什么(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

律来帮
商家名称:
律来帮
商家认证:
VIP会员
手机号码:
18365284851
添加微信:
18365284851
温馨提示:
请说在创想鸟看到,优惠更多

根据刑法第67条的规定,自首可分为一般自首和准自首。所谓准自首,司法实践中也称余罪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实践中常常有人混淆准自首与特别自首的概念。特别自首在刑法中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条:

第164条第4款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390条第2款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392条第2款 介绍贿赂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介绍贿赂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

由此可见,特别自首主要是指在刑法分则中对自首的特别规定,在我国现行刑法中主要体现在贿赂犯罪中,有别于刑法总则关于准自首的规定。

准自首的规定是1997年刑法典的创新,扩大了传统意义上自首的内涵,从立法上对自首认定进行了补充。一般自首需要同时具备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两个条件,而准自首与一般自首的区别便在于其不具备自动投案的条件。

行为人虽无自动投案行为,但在司法机关尚未掌握其犯罪事实的前提下主动交代,自愿将自己交付国家追诉犯罪,其本质与一般自首无异。

因此,准自首制度的确定,能够起到鼓励引导自首的作用,从而节约办案资源和司法成本,不仅体现了刑法的功利性目的,也符合刑法的经济性特征。

准自首的成立需要具备如下条件:

1、主体条件

(1)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需要明确的是,此处强制措施的是指刑事强制措施还是包括刑事强制措施、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等在内的一切强制措施?

对此,2010年《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2010年《意见》”)中作出了相关规定,该意见第1条规定:

因特定违法行为被采取劳动教养、行政拘留、司法拘留、强制隔离戒毒等行政、司法强制措施期间,主动向执行机关交代尚未被掌握的犯罪行为的,视为自动投案。

也即,根据司法解释的观点,被采取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期间如实供述其他罪行的,属于一般自首。

(2)正在服刑的罪犯

刑法第67条规定的主体之一为“正在服刑的罪犯”,此处涉及到对“正在服刑”的理解。

广义的“正在服刑”包括正在执行除死刑立即执行外的一切主刑、附加刑的罪犯,既包括正在被执行死缓、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罪犯,也包括监外执行罪犯、缓刑犯、假释犯,还包括正在被执行附加刑的罪犯;

狭义的“正在服刑”仅指正在监狱、拘留所、看守所等羁押场所执行死缓、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等刑罚的罪犯,也即仅包括丧失或部分丧失人身自由的罪犯。

笔者认为,应当以狭义的“正在服刑”为标准认定准自首主体,对于未丧失人身自由的服刑人员,若在此期间内如实供述其他罪行的,可直接认定为一般自首。

1998年司法解释中的表述为“已经宣判的罪犯”。笔者认为,这一规定更为合理,“正在服刑”不包括已经宣判但刑罚尚未开始执行,而“已经宣判”则弥补了这一规定的空缺,使得准自首的主体范围更加完整。

2、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

(1)对“司法机关”的理解

广义说认为,此处的司法机关泛指全国所有的司法机关;

狭义说认为仅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时所处的特定办案机关;

折中说则认为应指对该案有管辖权的直接办案机关所在地、市的司法机关。

根据广义说的观点,只要全国有一个司法机关掌握了其犯罪事实,都应当认定为司法机关已掌握;而根据狭义说的观点,只有供述时所处的办案机关掌握才能认定为已掌握,否则便是未掌握。

(2)对“还未掌握”的理解

主观标准说认为,“还未掌握”是指犯罪人根据当时的客观条件认为司法机关还未掌握他的其他罪行;

绝对客观标准说认为,“还未掌握”是指司法机关对犯罪行为人的其他罪行一无所知,只是因为犯罪人的交代才得以掌握;

相对客观标准说则认为,“还未掌握”是指司法机关虽掌握了一定的线索或证据,但该线索或证据尚不足以证明其构成犯罪。

上述三种学说中,相对客观标准说对“还未掌握”的理解更为合理,也是目前的通说。根据相对说,“还未掌握”主要包括如下几种情况:

1)司法机关不知道犯罪事实已经发生;

2)司法机关虽知道犯罪事实发生,但尚未查到实施犯罪的人;

3)司法机关虽知道犯罪事实发生,但只是怀疑或仅有个别线索或证据使司法机关对某人产生怀疑,不足以据此将其确定为该罪行的犯罪嫌疑人。

如何认定“司法机关还未掌握”——何荣华强奸、盗窃案(刑事审判参考2006年第5集,总第52集)

基本案情:被告人何荣华1998年10月伙同童冬喜强奸作案后即化名“周华才”、“周红伟”潜逃在外。

江山市公安局经侦查,查明何荣华涉嫌共同强奸犯罪,遂签发逮捕证对其进行网上通缉,网上通缉资料中附有何荣华的基本情况及照片等详细信息。

被告人何荣华外逃期间并伙同其同乡徐以友等人共同盗窃作案,徐以友对何荣华的身份及涉嫌1998年的强奸犯罪等情况均知悉。

2006年3月23日,杭州市公安局抓获涉嫌盗窃犯罪的徐以友等人,并通知掌握徐以友伙同“周华才”等盗窃犯罪事实的江山市公安局。

江山市公安局在杭州又抓获了“周华才”,在对涉嫌盗窃犯罪的“周华才”审讯时,发现“周华才”无法对其所述的身份情况自圆其说,后“周华才”主动交代其真名为何荣华及于1998年伙同童冬喜实施强奸犯罪的事实。

同日,徐以友亦向江山市公安局交代了“周华才”系何荣华的化名及何荣华涉嫌强奸的相关情况。

肯定观点:司法机关在第一次讯问时不掌握何荣华的强奸犯罪事实即可视为“司法机关尚未掌握”。

其理由在于,刑法设定“余罪自首”制度的目的在于鼓励犯罪分子主动交代余罪,便于及时查处积案,因此,在余罪自首认定的掌握上一般以从宽掌握为宜。

否定观点:何荣华强奸的事实因公安机关已经签发了逮捕证进行网上通缉,并附有详细资料和照片。司法机关对何荣华的强奸犯罪事实已经掌握,何荣华交代强奸事实只能认定坦白部分犯罪,属于认罪态度较好,而不能认定为“余罪自首”。

裁判观点:本案应当认定为司法机关已经掌握其犯罪事实,主要理由如下:

1)江山市公安局于1998年经审查即已查明何荣华涉嫌共同强奸犯罪,并且签发了逮捕证对何荣华进行网上通缉,网上通缉资料中附有何荣华的基本情况及照片等详细信息;

2)何荣华因涉嫌盗窃被抓获时用的虽然是化名“周华才”,但与其共同盗窃作案的徐以友对何荣华的身份情况及涉嫌强奸的犯罪事实等均知悉,并且徐以友也在盗窃归案后交代了何荣华的真实身份及其涉嫌强奸的事实;

3)江山市公安局在何荣华因盗窃归案后,经过审讯,发现何荣华对其以化名“周华才”的身份难以自圆其说,已经引起注意并开始核实,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何荣华不主动交代,由于网上通缉资料齐全及同案人徐以友的如实交代,侦查机关仍然能够很快查实何荣华尚有强奸的犯罪事实。

“尚未掌握”,一般是指司法机关还未有一定的客观线索、证据合理怀疑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还犯有其他罪行。

同时,这里的“司法机关”也不能简单理解,即不仅仅是指正在侦查、起诉、审判的司法机关,也包括其他的司法机关。

具体而言,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所犯余罪尚未被查明、通缉,或者虽已被通缉,但通缉资料不全面,内容不明确,现行犯罪的侦查、起诉和审判的司法机关并不掌握或者很难、几乎不可能通过比对查证等方式在当时掌握该犯罪嫌疑人的所犯余罪的,则此时的“司法机关”仅指直接办案机关;

如果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犯前罪已被通缉,对现行犯罪的侦查、起诉和审判的司法机关可以通过通缉资料掌握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犯前罪的情况下,此时的“司法机关”应当包括通缉令覆盖范围内的所有司法机关。

(3)对“其他罪行”的理解

见《准自首的认定(下篇)——四则案例看准自首中“其他罪行”的认定》一文。

消息提醒:福州的白女士添加了微信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262972.html

(0)
上一篇 2025年2月9日 17:25:16
下一篇 2025年2月9日 17:25:37

相关推荐

  • 刑诉法解释全文(最新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第一编总则   第一编 总 则   第一章任务和基本原则   第一章 任务和基本原则   第一条 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26日
    500
  • 刑拘条件有哪些(刑事拘留的条件及程序)

    说到拘留,可能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而生活中我们接触的比较多的拘留其实就是刑事拘留和行政拘留。也就是说拘留其实有不同的种类。 一、拘留有哪些种类 拘留这一法律词语已为大多数人熟知,但是,拘留有哪几种,拘留的适用情形又是什么?人们就不一定都清楚。 我国法律规定,拘留分为三种,即行政拘留、刑事拘留和司法拘留。 行政拘留是法定行政机关(一般仅限于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26日
    500
  • 故意杀人罪辩护词(经典刑事案件及辩护词)

    前言: 如何在杀人案件中辩护?杀人案件面临死刑的问题,事关重大,在这种情况下辩护的重点在什么地方?如何能做一个扎实的辩护,让法院不判死刑也能有充分的依据,让上诉法院不判死刑也能有充分的依据,让最高院不核准死刑也能有充分的依据? 所以这份辩护词必须是任何一个法官都能在里面找到可以不判死刑立即执行的依据的辩护词。这份辩护词必须是建立在对死刑案件各个关键点都非常了…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26日
    300
  • 酒驾怎么处理流程需要多久(2022最新酒驾醉驾处罚标准)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 醉酒驾车的测试 2004)中规定,该规定指出,饮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1、最新酒驾处罚标准 …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26日
    800
  • 抢劫罪的四个要件(抢劫判刑最新标准)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 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抢劫罪的四种类型 1、普通抢劫: 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或以当场实施暴力相威胁,或以其他使被害人不能抗拒的方法,当场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2、事后抢劫: 事后抢劫罪是指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26日
    500
  • 处理专利侵权纠纷程序(一般侵权起诉的流程)

     相关背景: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健全行政裁决制度加强行政裁决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明确提出要重点做好“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和补偿争议”等方面的行政裁决工作,并提出“着力细化程序规定”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省级政府应当参照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以规章的形式出台具体程序性规定,逐步完善符合本部门本地区…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26日
    700
  • 交通事故诉讼案例(关于道路交通民事纠纷的案例)

    原告李某芝等诉郝某冲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 ——好意同乘责任规则的适用 ☑裁判要旨 驾驶人驾驶非营运机动车,在未收取乘车人任何费用的情况下,允许乘车人搭乘其驾驶的机动车,该行为构成好意同乘。驾驶人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应予以鼓励和支持。故发生交通事故后,在驾驶人无故意或重大过失的情形下,应减轻其赔偿责任。 ☑基本案情 李某年的近亲属向利津县人民法院诉称:1…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26日
    700
  •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4条)

    【刑法条文】 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26日
    400
  • 不适用死刑的几种情形(在我国不适用死刑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五节 死刑 第四十八条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第四十九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26日
    300
  • 男子追砸运钞车被击毙(砸运钞车被击毙的处理结果)

    东莞“追砸运钞车案”一审宣判 2016年10月27日中午12时许,广东省东莞市乌沙环南路上,江西男子黄某在该路段用砖头追砸运钞车,后被运钞车护卫员击毙。 据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官网通报,2月1日,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公开宣判。法院判决运钞车押运人员梁金明的行为属防卫过当,构成故意伤害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2016年10月27日,在广东东莞市…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26日
    500
  • 交通肇事逃逸罪的认定(肇事逃逸认定的三个要件)

    一、交通肇事逃逸指什么 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其他特别恶劣情节,是指造成多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特别重大损失以及在社会中造成特别恶劣影响等情况;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是指在出现交通事故后,被害人受伤严重但并未死亡,如抢救及时可以挽救生命,但由于行为人不采取积极救护措施,逃离事故…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26日
    600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标准(侵犯个人信息最新判刑)

    网警普法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罪与罚” 网上沟通方便吗 网上订餐快捷吗 网上娱乐过瘾吗 BUT 个人信息可能泄露 考虑过吗 为加大对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刑法修正案(九)增设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等罪名。《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继出台,进一步完善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吧! 1.尹某侵犯公民个人…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26日
    400
  • 什么是盗窃罪行为(盗窃刑事案件立案标准金额)

    为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升学习效果,推动学习型机关创建,提高检察队伍专业化,合阳县检察院开展的“一月一罪名”学习活动,由张东副检察长作“盗窃罪解读”拉开帷幕。 说起盗窃,大家都不陌生,下意识想到的就是偷偷摸摸拿走他人的财物,那么盗窃他人毒品、违禁品的;“江湖骗子”以“施法驱邪”为由,在你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偷梁换柱取走财物的……这些也算盗窃吗?构成盗窃罪吗?学习…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26日
    500
  •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内容是什么(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原文)

    【刑法条文】 第一百九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的…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26日
    400
  • 酒后驾驶处罚新标准(酒驾和醉驾的标准及处罚)

    导读:机动车驾驶人员血液、呼气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可以判定为酒后驾驶;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为醉酒驾驶,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酒后驾驶标准是什么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9522—2004)中规定: 根据车辆驾驶人…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26日
    4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