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某省的小花(化名)在短视频平台发布订婚宴照片,该视频的评论中有网友谣传小花为某会所8号技师,且越来越多的人在评论中附和。小花及其家人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小花的未婚夫小毕(化名)为了辟谣也焦头烂额。现在小花已经保留相关证据并向公安机关报警。对于制造、散布谣言者,除了可能受到刑事处罚外,还应承担什么民事责任?
□解析
北京德恒(福州)律师事务所张云律师:随着信息网络应用的高速发展,在网络上散播侮辱、诽谤他人名誉的事件日益增加,前有女子被快递员造谣出轨,后有女子被网友造谣为会所技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的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对于前述事件,小花在民事方面有权要求造谣者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乃至支付精神损害赔偿。在刑事方面,小花有权提起自诉追究造谣者侮辱罪、诽谤罪的刑事责任。
□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229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