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首的司法解释规定(最高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

律来帮
商家名称:
律来帮
商家认证:
VIP会员
手机号码:
18365284851
添加微信:
18365284851
温馨提示:
请说在创想鸟看到,优惠更多

刑事案件中,在两高《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试行)》确定的一众量刑情节中,要说哪个情节认定门槛较低、从宽幅度又大、又能惠泽大多数人,“自首”可能是无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家属还是律师,都会第一个想到的情节。

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自首分为一般自首和准自首,适用情形不一致,但是从宽效果并无差别。一般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准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对于准自首,难点在于区分何为“其他罪行”。

对此本文梳理了现有司法解释、文件及指导案例,汇总准自首中“其他罪行”的认定标准,刑法条文中的“其他罪行”被细化为“不同种罪行”和“同种罪行”,属于不同种罪行的构成准自首,属于同种罪行的不认定为准自首。因此认定准自首有如下标准:第一步判断罪名是否相同,相同罪名的不认定为准自首;第二步判断是否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犯罪属选择性罪名,如果是选择性罪名则仍不认定为准自首;第三步判断是否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犯罪在法律、事实上密切关联,如果有密切联系则仍不认定为准自首。见下图。

对于上述判断标准,张明楷教授认为“司法解释似乎只是从形式上理解刑法的规定,没有考虑自首制度的实质根据,也有自相矛盾之嫌;在坦白成为法定从轻处罚情节之后,上述司法解释导致坦白与自首不协调;不仅如此,司法解释还扩大了“同种罪行”的范围,导致部分主动交待不同种罪行的,也不成立自首,这种对有利于被告人的刑法规定作限制解释且缺乏实质理由的做法,难以被本书认可。”并提出了6个应认定准自首的观点,包括:“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同种罪行中的主要罪行或者更重要罪行的,应对全案以自首论;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同种罪行,而所供述的同种罪行需要并罚的,对所供述的犯罪应认定为自首;行为人因甲罪被采取强制措施,但主动交代与甲罪有关联的乙罪,不管甲罪成立与否,对乙罪均应认定为自首。”(《刑法学(上)》(第六版),张明楷著,P738)

关于准自首的司法解释、文件及指导案例列表如下: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1998〕8号,1998年5月9日)

第二条 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不同种罪行的,以自首论。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法发〔2009〕13号,2009年3月12日)

 一、关于自首的认定和处理

第四款:没有自动投案,但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以自首论:(1)犯罪分子如实交代办案机关未掌握的罪行,与办案机关已掌握的罪行属不同种罪行的;(2)办案机关所掌握线索针对的犯罪事实不成立,在此范围外犯罪分子交代同种罪行的。

3、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的通知(法发〔2010〕60号,2010年12月22日)

三、关于“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和“不同种罪行”的具体认定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被采取强制措施期间,向司法机关主动如实供述本人的其他罪行,该罪行能否认定为司法机关已掌握,应根据不同情形区别对待。如果该罪行已被通缉,一般应以该司法机关是否在通缉令发布范围内作出判断,不在通缉令发布范围内的,应认定为还未掌握,在通缉令发布范围内的,应视为已掌握;如果该罪行已录入全国公安信息网络在逃人员信息数据库,应视为已掌握。如果该罪行未被通缉、也未录入全国公安信息网络在逃人员信息数据库,应以该司法机关是否已实际掌握该罪行为标准。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被采取强制措施期间如实供述本人其他罪行,该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罪行属同种罪行还是不同种罪行,一般应以罪名区分。虽然如实供述的其他罪行的罪名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犯罪的罪名不同,但如实供述的其他犯罪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犯罪属选择性罪名或者在法律、事实上密切关联,如因受贿被采取强制措施后,又交代因受贿为他人谋取利益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的,应认定为同种罪行。

4、《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的理解与适用

(【作者】 周峰,薛淑兰,孟伟 【作者单位】 最高人民法院 《人民司法(应用)》2011年第3期第23页,《刑事审判参考》总第80集)

不同种罪行的认定。

何为同种罪行,何为不同种罪行,司法实践中一般是以罪名区分,这一标准便于操作,但对于所涉犯罪系选择性罪名等情形,各地掌握的标准不一,导致在是否认定为自首、是否从宽处罚方面差异较大。因此,《意见》规定,对不同种罪行的认定,首先要以罪名区分。罪名不同的,还要考虑余罪与已掌握的犯罪是否属于选择性罪名或者在法律、事实上密切关联,罪名不同且不属选择性罪名,在法律、事实上也没有密切关联的,才能认定为不同种罪行。具体标准是:

1.如实供述的其他犯罪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犯罪为选择性罪名,如已掌握的是走私毒品罪行,又供述了制造毒品罪行,仍属同种罪行;

2.如实供述的其他犯罪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犯罪在法律、事实上密切关联,如因受贿被采取强制措施后,又交代因受贿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的,应认定为同种罪行。

上述情形均不构成余罪自首。

5、指导案例【第703号】蒋文正爆炸、敲诈勒索案——余罪自首中如何认定“不同种罪行”和“司法机关已掌握的罪行”(《刑事审判参考》2011年第3集,总第80集)

裁判要点:《解释》关于余罪自首的规定就可以被理解为,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罪行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均构成不同罪名的,成立自首(按《意见》规定,属选择性罪名或者存在法律、事实关联的除外);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罪行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构成相同罪名的,不成立自首。

6、指导案例[第1348号]黎华、王翼龙贩卖毒品,赛黎华非法持有毒品案——如何认定毒品犯罪中的同种罪行及非法持有毒品罪中的“持有”(刑事审判参考(总第122集))

裁判要点:2.法律上、事实上存在密切联系的罪行属同种罪行

同种罪行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第一,相同罪名的罪行;第二,选择性罪名的罪行;第三、法律上、事实上存在密切关联的罪行。除此之外的才能被认定为不同种罪行。

前面两种在审判实践中比较明确,而对于第三种“法律上、事实上密切关联的罪行”的认定,往往在实践中会出现分歧。有观点认为,在法律上密切关联的犯罪,是指不同犯罪的构成要件有交叉或者不同犯罪之间存在对合(对向)关系、牵连关系、竞合关系或集合关系;在事实上密切关联的犯罪,是不同犯罪之间在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手段)、对象、结果等客观事实特征方面有密切联系。我们认为,在法律上密切关联的犯罪,一般应从犯罪构成要件考察数种罪行在犯罪主体、客体、客观方面的行为、结果对象要素上是否具有相近性或包容性;在事实上密切关联的犯罪,一般依托司法实践,结合日常经验,考察数种行为在发生概率、逻辑以及关系上是否具有关联性。如某人持枪杀人,其因故意杀人被抓获后,主动供述了购买枪支的行为,其购买枪支的行为构成非法买卖枪支罪,与司法机关此前掌握的故意杀人罪虽不是同一罪名,但因其在供述故意杀人犯罪事实时,必须如实供述作为犯罪工具的枪支的来源,因而,其所触犯的两个罪名在法律上、事实上均有紧密关联,其主动供述购买枪支的行为不能认定为自首。

消息提醒:福州的白女士添加了微信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169121.html

(0)
上一篇 2025年5月24日 19:13:58
下一篇 2025年4月29日 04:16:51

相关推荐

  • 一年缓期执行什么意思(死刑缓期执行相关知识)

    我们在看一些法制节目的时候,总会看到“判处×年有期徒刑,×年缓刑”的话,那么缓刑是什么意思呢?缓刑是在监狱里执行的吗?缓刑的适用条件又是什么?接下来让法律快车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 一、缓刑是什么意思 缓刑并不属于一种刑罚,《刑法》的规定里面,缓刑既不属于主刑,也不属于附加刑。缓刑是一种指对已经触犯刑律构成犯罪、依法宣判定罪应收到刑罚的行为人,暂不执行判处,由…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24日
    400
  • 敲诈勒索如何认定(敲诈勒索威胁罪立案标准)

    在刑事诉讼中,面对不同罪名需要收集的证据也有所不同。为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证据收集,罗湖法院推出《常见罪名证据指引》专栏,每日转发一则常见罪名证据指引,以供参考。敬请关注! ▼ 证据指引 (三十) 敲诈勒索罪 【刑法条文】 敲诈勒索罪 向上滑动阅览 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24日
    400
  • 开庭审理流程(民事诉讼庭审详细程序)

    在民间借贷纠纷中,法院对案件立案受理后,会尽快安排开庭时间并将传票等法律文书送达给原、被告双方,庭审结束后,随即会向双方送达民事判决书,不论是开庭,还是下判决书,都会在法律规定的审理期限内完成。很多庭审并不是当庭宣判结果,那么法院开完庭一般多长时间会出判决呢? 以民事案件为例,如果你的案件适用的是简易程序,那么案件一般会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案件适用普通…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24日
    400
  • 刑事谅解书范文(派出所刑事案件办案流程)

    刑事案件是指为追究刑事责任而由司法机关立案处理的案件。而保释就是指在被逮捕的人提供担保或接受特定条件的情况下将其释放的制度。 很多时候大部分都是冲动犯罪,过后就后悔不已,而且可能只是犯了一个比较小的错误,因为当时双方都过于冲动,才有了刑事纠纷。 双方冷静下来后,大部分都会和解,并且协商赔偿问题,而原告方也写了谅解书。那这份谅解书可以减轻被告者的刑罚或者是让他…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24日
    400
  • 立案程序的独立性(刑事诉讼立案的独立性)

    诬告行为立案侦查的程序是:向法院提出申诉、对诬告行为进行举证、公安机关立案、展开侦查等,对于相关情况的处理,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来进行处理,避免出现法律适用错误的情况。 一、诬告行为立案侦查的程序是什么?如果认为对方提起的民事诉讼属于诬告,可以选择反诉。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原告人所有的诉求要想获得法律支持,都必须提供详实的法律依据和事实证据。通常而…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24日
    500
  • 行政行为的分类有哪些(行政行为主要有的类型)

    具体行政行为种类如下: 1.行政许可。 2.行政处罚。 3.行政强制。 4.行政征收。 5.行政给付。 【法律依据】 《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行政处罚的种类: (一)警告; (二)罚款; (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四)责令停产停业; (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六)行政拘留;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24日
    400
  • 团伙犯罪的认定(三人以上殴打他人立案标准)

    有网友问到关于团伙诈骗中量刑标准的问题,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谈谈在团伙形式的电信诈骗中,对于参与人员时怎么量刑的。 按照刑法及司法解释的规定,多人共同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对其参与期间该诈骗团伙实施的全部诈骗行为承担责任。 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千元以上,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价值3万元以上的,处3-10年有…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24日
    400
  • 假释的程序是什么(假释出狱快还是减刑快)

    申请减刑假释,是只有服刑人员本人才可以申请的,监狱民警和家属都是无权代替他们申请的。想要申请减刑假释,都有怎样的流程呢? 首先,会收到监区的通知。 并且监区会告知,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可以申请减刑、假释。服刑人员将根据自身情况,看是否能提出书面申请。 当服刑人员提出申请之后,监管民警会挑选出符合条件的服刑人员,确定可以减刑的人员名单。 名单出来之后,监管民警会…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24日
    400
  • 被刑事拘留手机怎么处理(刑事拘留最长期限)

    刑事拘留,是我国相关机关对刑事犯罪嫌疑人的一种临时性强制关押措施,因为事情的特殊性,一般情况下不会提前通知的,所以刑事拘留很多时候都会让本人其家属不知所措,那么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后,家属该做点什么才能真正地帮到他,从法律角度来说,小编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四点。 首先就是要稳住,不要慌,更不能病急乱投医,人是被相关机关带走了,安全上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毕竟是国家机…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24日
    400
  •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构成要件(拆除承重墙的刑法规定)

    一、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 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24日
    800
  • 保释的条件是什么(假释出狱快还是减刑快)

    多人可能都听过取保候审,只要可以不用关押在看守所内,法律对于取保候审是有严格的规定,必须满足条件才能获得取保候审。那么申请取保候审应符合哪些条件? NO.1 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司法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它通常对犯罪较轻,不需要拘留、逮捕,但需要对其行动自由…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24日
    300
  • 仲裁需要怎么资料(仲裁与诉讼的区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1994年8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1994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一号公布,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仲裁委员会和仲裁协会 第三章 仲裁协议 第四章 仲裁程序 第五章 申请撤销裁决 第六章 执 行 第七章 涉外仲裁的特别规定 第八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则…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24日
    500
  • 法院强制执行期限多长(被执行人无力还款最佳处理方法)

    欠钱不还的官司打赢后很多人不知道怎样申请执行,更不知道执行程序中,对不同阶段还有时间的限制,导致错过期限,债权无法追回。下面法宝在线的民间借贷律师给大家讲讲执行程序中10个关键的期限! 1.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为两年,从生效判决规定的履行期限届满后最后一天计算; 2.法院确定案件承办人的期限为立案后七日内; 3.开始执行的期限为三日内; 4.通知申请执行…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24日
    500
  • 法院开庭流程(收到传票后是先调解还是直接开庭)

    开庭是案件立案后的正式审理程序中的一个环节,不同诉讼类型中的立案条件不同、开庭时间不同、审理期限也不同。立案后多久开庭,三大诉讼法目前均未明确规定,由法院依照具体案件情况具体规定。但为了避免案件久拖不判的情况,法院开庭时间受案件审理期限的限制,开庭时间应在法律规定的审理期限内,并为案件审理预留充足的时间。 一、立案应当先行满足立案条件 (一)民事诉讼的立案条…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24日
    500
  • 行政强制措施种类(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措施的区别)

    ——侯运物流分公司诉襄汾县交通局公路交通行政处罚案 【裁判要旨】 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是两种独立的行政行为,对其合法性评价应当分别进行。在诉行政处罚决定的案件中,行政强制措施违法不一定必然导致行政处罚违法。只有行政强制措施是为收集或保全证据的情形下,才可能对行政处罚决定的合法性产生实际影响。如果行政强制措施只是行政机关为制止违法行为、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24日
    4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