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计算经济补偿工龄

律来帮
商家名称:
律来帮
商家认证:
VIP会员
手机号码:
18365284851
添加微信:
18365284851
温馨提示:
请说在创想鸟看到,优惠更多

问题解答:

新的用人单位系由原用人单位分立、合并而来,劳动者的工龄原则上应连续计算;新用人单位与原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存在着人事调动关系,劳动者的工龄应连续计算;劳动者与新用人单位达成协议。劳动者与新用人单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的基础上就工龄计算做出明确约定予以连续计算的,应予认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如有其它法律问题,请咨询知芒网律师。

消息提醒:福州的白女士添加了微信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167667.html

(0)
上一篇 2025年5月23日 20:23:24
下一篇 2025年5月23日 20:44:15

相关推荐

  • 企业买断工龄如何补偿

    问题解答: 法律不允许买断工龄,企业不能以员工年龄大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双倍支付赔偿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

    劳动纠纷 2025年5月24日
    600
  • 解除劳动合同赔偿标准是什么

    问题解答: 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以经济补偿金的两倍进行赔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

    劳动纠纷 2025年5月24日
    300
  • 劳动合同法的第十三条是什么

    《劳动合同法》第十三条规定,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如有其它法律问题,请咨询知芒网律师。

    劳动纠纷 2025年5月24日
    500
  • 没签劳动合同仲裁申请书怎么写

    问题解答: 当事人因未签署劳动合同申请劳动仲裁的时候,需要在申请书中写清劳动者情况、仲裁请求、事实与理由和证据材料,并且附上法律依据。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

    劳动纠纷 2025年5月24日
    300
  • 恶意拖欠工资怎么处理

    问题解答: 1、通过工会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2、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举报,由其责令用人单位来解决;3、有争议的,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调解来解决;4、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1、通过工会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2、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举报,由其责令用人单位来解决;   3、有争议的,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调解来…

    劳动纠纷 2025年5月24日
    500
  • 单位能与可能患病的员工终止劳动合同吗

    问题解答: 单位一般可以能与可能患病的员工终止劳动合同。可能患病是没有医疗结构出具证明需要医疗期的情况,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进行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若员工属于患病且在医疗期的,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 、第四十一条 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纠纷 2025年5月24日
    400
  • 违法辞退经济补偿金怎么算

    问题解答: 经济补偿金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工作年限满6个月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放,不满6个月的按半年算;工作年限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

    劳动纠纷 2025年5月24日
    400
  • 员工加班怎么给补偿

    问题解答:   加班费是指劳动者按照用人单位生产和工作的需要在规定工作时间之外继续生产劳动或者工作所获得的劳动报酬。劳动者加班,延长了工作时间,增加了额外的劳动量,应当得到合理的报酬。   对劳动者而言,加班费是一种补偿,因为其付出了过量的劳动;对于用人单位而言,支付加班费能够有效地抑制用人单位随意地延长工作时间,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劳动法和国家的有关…

    劳动纠纷 2025年5月24日
    300
  • 劳动合同两份都在用人单位找谁索要呢

    问题解答: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用人单位拒不给劳动者劳动合同的,可向劳动行政部门(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由该部门责令改正。如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应当予以赔偿。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

    劳动纠纷 2025年5月24日
    300
  • 怎么才算解除劳动合同

    问题解答: 通常单位给劳动者出具《终止劳动合同证明》或《解除劳动合同书》就代表劳动者和单位解除了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

    劳动纠纷 2025年5月24日
    500
  • 工伤伤残等级赔偿标准有哪些

    工伤伤残等级赔偿标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

    劳动纠纷 2025年5月24日
    600
  • 如何再次申请工伤鉴定

    问题解答: 申请劳动能力再次鉴定,不需要再次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初次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 法律依据:   申请劳动能力再次鉴定,不需要再次申请工伤认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六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计委《工伤职工…

    劳动纠纷 2025年5月24日
    300
  • 试用期间受伤算工伤吗

    问题解答: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试用期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劳动者应在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公司所在地社保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

    劳动纠纷 2025年5月24日
    500
  • 用人者责任承担的规则

    问题解答: 用人者承担责任的规则是无过错归责原则。根据《侵权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法律依据:   用人者承担责任的规则是无过错归责原则。依据《侵权法…

    劳动纠纷 2025年5月24日
    400
  • 企业欺骗员工怎么处理

    问题解答:   企业欺骗员工,员工可以先与企业协商处理问题,如果协商不成的,收集证据,采用以下三种途径解决:   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优点:方式简单。缺点:各地执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   2、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

    劳动纠纷 2025年5月24日
    4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