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犯罪的概念及种类

律来帮
商家名称:
律来帮
商家认证:
VIP会员
手机号码:
18365284851
添加微信:
18365284851
温馨提示:
请说在创想鸟看到,优惠更多

一、计算机犯罪的概念及种类

  所谓计算机网络犯罪,是指使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的各种犯罪行为,它既包括针对计算机的犯罪,即把电子数据处理设备作为作案对象的犯罪,如非法侵入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等,也包括利用计算机的犯罪,即以电子数据处理设备作为作案工具的犯罪,如利用计算机进行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其它犯罪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复制、更改、删除计算机信息犯罪

  计算机网络对其范围内的每一台计算机都进行了快捷有效的连接,可以在

  他人不知不觉的情况下侵入信息系统,进行偷窥、复制、更改或者删除计算机信息,损害使用者的合法利益。

  (二)散布破坏性病毒、逻辑炸弹犯罪这种行为是以破坏为目的,入侵的后果严重,可以造成系统部分功能出错

  甚至造成计算机系统大面积瘫痪,给使用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网络诈骗、教唆犯罪通过互联网传播散布虚假信息或广告,进行诈骗,或教唆他人犯罪。

  (四)网络侮辱、诽谤与恐吓犯罪通过互联网中存在的电子信箱、各类论坛、公告板、留言簿发送大量侮辱

  文章进行人参攻击,对他人进行诽谤、恐吓,若是出于政治目的散布各种谣言,严重时可造成社会动荡。

  (五)网络色情传播犯罪通过互联网上传各种色情图片、音频及视频资料。一些网站专门搜集色情网

  站,又加以分类整理,提供超级链接,供一些网民上网时链接至相关色情网站主页,观赏淫秽图片、音像。

二、计算机犯罪的十大特征

  (一)智能性

  计算机犯罪的犯罪手段的技术性和专业化使得计算机犯罪具有极强的智能性。实施计算机犯罪,罪犯要掌握相当的计算机技术,需要对计算机技术具备较高专业知识并擅长实用操作技术,才能逃避安全防范系统的监控,掩盖犯罪行为。所以,计算机犯罪的犯罪主体许多是掌握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专业人士。他们洞悉网络的缺陷与漏洞,运用丰富的电脑及网络技术,借助四通八达的网络,对网络系统及各种电子数据、资料等信息发动进攻,进行破坏。由于有高技术支撑,网上犯罪作案时间短,手段复杂隐蔽,许多犯罪行为的实施,可在瞬间完成,而且往往不留痕迹,给网上犯罪案件的侦破和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而且,随着计算机及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不断发展,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日益翻新,甚至一些原为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专家的职务人员也铤而走险,其作恶犯科所采用的手段则更趋专业化。

  (二)隐蔽性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不确定性、虚拟性和超越时空性等特点,使得计算机犯罪具有极高的隐蔽性,增加了计算机犯罪案件的侦破难度。据调查已经发现的利用计算机或计算机犯罪的仅占实施的计算机犯罪或计算机犯罪总数的5%-10%,而且往往很多犯罪行为的发现是出于偶然,例如同伙的告发或导致计算机出了故障,用于手工作业的方法处理业务是偶尔发现的。

  (三)复杂性

  计算机犯罪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第一、犯罪主体的复杂性。任何罪犯只要通过一台联网的计算机便可以在电脑的终端与整个网络合成一体,调阅、下载、发布各种信息,实施犯罪行为。而且由于网络的跨国性,罪犯完全可来自各个不同的民族、国家、地区,网络的“时空压缩性”的特点为犯罪集团或共同犯罪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第二、犯罪对象的复杂性。计算机犯罪就是行为人利用网络所实施的侵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其它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其犯罪对象也是越来越复杂和多样。有盗用、伪造客户网上支付帐户的犯罪;电子商务诈骗犯罪侵犯知识产权犯罪;非法侵入电子商务认证机构、金融机构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破坏电子商务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恶意攻击电子商务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虚假认证犯罪;网络色情、网络赌博、洗钱、盗窃银行、操纵股市等。

  (四)跨国性

  网络冲破了地域限制,计算机犯罪呈国际化趋势。因特网络具有“时空压缩化”的特点,当各式各样的信息通过因特网络传送时,国界和地理距离的暂时消失就是空间压缩的具体表现。这为犯罪分了跨地域、跨国界作案提供了可能。犯罪分子只要拥有一台联网的终端机,就可以通过因特网到网络上任何一个站点实施犯罪活动。而且,可以甲地作案,通过中间结点,使其他联网地受害。由于这种跨国界、跨地区的作案隐蔽性强、不易侦破,危害也就更大。

  (五)匿名性

  (六)发现概率太低

  由于计算机犯罪的隐蔽性和匿名性等特点使得对计算机犯罪的侦查非常困难。据统计,在号称“网络王国”的美国,计算机犯罪的破案率还不到10%,其中定罪的则不到3%。就新闻报道方面,计算机犯罪只有11%被报道,其中仅1%的罪犯被侦察过,而高达85%以上的犯罪根本就没有发现。

  (七)损失大,对象广泛,发展迅速,涉及面广

  计算机犯罪始于六十年代,七十年代迅速增长,八十年代形成威胁。美国因计算机犯罪造成的损失已在千亿美元以上,年损失达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英、德的年损失也达几十亿美元。随着社会的网络化,计算机犯罪的对象从金融犯罪到个人隐私、国家安全、信用卡密码、军事机密等等,无所不包。而且犯罪发展迅速。

  (八)持获利和探秘动机居多

  计算机犯罪作案动机多种多样,但是最近几年,越来越的多计算机犯罪活动集中于获取高额利润和探寻各种秘密。据统计,金融系统的计算机犯罪占计算机犯罪总数的60%以上。全世界每年被计算机犯罪直接盗走的资金达20亿美元。我国今年发现的计算机作案的经济犯罪已达100余件,涉及金额达1700万元,在整个计算机犯罪中占有相当的比例。

  计算机犯罪的另外一个明显的动机表现在探秘上。在网络社会里,谁拥有更多、更快的信息,谁就是网络的王者,谁就是网络空间的主宰。所以,各种各样的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军事秘密等等都成为计算机犯罪的攻击对象。侵害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更是层出不穷。一方面,越是秘密的地方维护安全的技术投入就越大,对于网络黑客来说就越有刺激性和挑战性,越有新奇性;另一方面,对于这些秘密的东西,有很多人、团体甚至是国家就越想得到,当然这部分信息就越有获利性。

  (九)低龄化和内部人员多

  主体的低龄化是指计算机犯罪的作案人员年龄越来越小和低龄的人占整个罪犯中的比例越来越高。从目前发现的计算机犯罪来看,犯罪分子大多是具有一定学历,知识面较宽的,了解某地的计算机系统的,对业务上比较熟练的年轻人。我国对某地的金融犯罪情况的调查,犯罪的年龄在35岁以下的人占整个犯罪人数的比例:1989年是69.9%,1990年是73.2%,1991年是75.8%。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8岁。

  此外,在计算机犯罪中犯罪主体中内部人员也占有相当的比例。据有关统计,计算机犯罪的犯罪主体集中为金融、证券业的“白领阶层”,身为银行或证券公司职员而犯罪的占78%,并且绝大多数为单位内部的计算机操作管理人员;从年龄和文化程度看,集中表现为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知识、能独立工作的大、中专文化程度的年轻人,这类人员占83%,案发时最大年龄为34岁。利用电脑搞破坏绝大多数是对企业心怀不满的企业内部人员,通常他们掌握企业计算机系统内情。

  (十)巨大的社会危害性

  网络的普及程度越高,计算机犯罪的危害也就越大,而且计算机犯罪的危害性远非一般传统犯罪所能比拟,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而且可能危及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据美国联邦调查局统计测算,一起刑事案件的平均损失仅为2000美元,而一起计算机犯罪案件的平均损失高达50万美元。据计算机安全专家估算,近年因计算机犯罪给总部在美国的公司带来的损失为2500亿美元。

三、计算机犯罪手段有哪些

  (一)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网上欺诈交易的犯罪。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传统的买卖双方见面的市场交易已有相当部分转移到了网上交易。在这种虚拟的网上交易中,消费者通常只能是借助网上广告了解商品信息,通过网络远距离订货,通过电子银行进行结算。在这种虚拟的网络交易中,商家始终占据着主动和信息优势,而消费者则始终处于弱势的一方,在这种双方信息明显不对称的博弈当中,商家极易产生欺诈的犯罪冲动,如果我们的监管和立法滞后,则不法商家极易在网上欺诈得手。据中国消协报告,近年来我国的网络消费者投诉已出现大幅度上升的趋势。

  (二)利用计算机网络盗窃、侵占法人、自然人的金融财产的犯罪。犯罪分子利用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上非法侵入用户的电脑,获取用户的金融信息,盗窃用户的金融财产;或者在网上伪造有价证券、金融票据和信用卡等盗窃、侵占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金融财产;或利用计算机知识、技术,直接在互联网上实施贪污、窃取、挪用公款等犯罪。目前这类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目标主要集中在金融、贸易、证券以及大企业大公司等主要经济部门和单位。特别是近年来在电子商务贸易和金融行业中,每年因计算机网络犯罪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巨额标的合同毁损灭失金额巨大,后果严重。

  (三)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淫秽网站、网页,组织网上裸聊以及传播淫秽报刊、音像、影片等的犯罪。这种以盈利为目的,在网上传黄、售黄的犯罪,不受地域时空的限制,作案手段繁多,损害对象面广量大,从遍布街头巷尾的网吧到机关办公室、学校家庭等都是被侵害对象。尤其是处于青春期阶段缺乏自控能力的广大青少年更是深受其害。并且,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社会道德失范等原因,也为这类计算机网络犯罪提供了一定的社会基础。

  (四)利用计算机网络在网上寻找侵害对象的犯罪。这类犯罪利用青少年追求刺激、浪漫和好奇的心理,通过网上聊天等形式,对受害人进行欺骗引诱,在取得对方的好感和信任后,乘机提出约会见面,一旦对方轻易赴约见面,即刻成为犯罪嫌疑人劫财劫色的侵害对象。据公安部信息网络中心安全监察局近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这种利用网络在网上寻找侵害对象,在网下劫财劫色的网络犯罪案件,在近年来计算机网络犯罪案件中占有很大比重。

  以上就是知芒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计算机犯罪的概念及种类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所谓计算机网络犯罪,是指使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的各种犯罪行为,它既包括针对计算机的犯罪,即把电子数据处理设备作为作案对象的犯罪,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知芒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消息提醒:福州的白女士添加了微信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158292.html

(0)
上一篇 2025年5月17日 07:08:41
下一篇 2025年2月9日 22:44:29

相关推荐

  • 聚众斗殴罪条文内容是怎样的

    一、聚众斗殴罪条文内容是怎样的   [刑法条文]   第二百九十二条 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众斗殴的;   (二)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   (三)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17日
    500
  • 刑事案件追诉期限的计算节点

    一、刑事案件追诉期限的计算节点   (一)追诉期限的起点为犯罪行为实施之日,如果犯罪行为有连续状态或者继续状态的,则从连续状态终了之日起算。比如非法拘禁罪,如果一直拘禁被害人十几天,那么从拘禁状态结束之日起算追诉期限。这个问题不大,关键问题是追诉期限应该截止计算到哪一天。   (二)关于这一点,有学者认为只要司法机关在追诉期限届满前立案,就不算超过追诉期限,…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17日
    700
  • 非法组织领导传销罪如何规定的

    一、非法组织领导传销罪如何规定的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公民个人财产,通常是货币。传销常伴随偷税漏税、哄抬物价等现象,侵犯多个社会关系和法律客体。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组织、从事传销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17日
    600
  • 逮捕通知书多久送达

    一、逮捕通知书多久送达   二十四小时以内。   相关法律知识   《刑事诉讼法》   第九十三条公安机关逮捕人的时候,必须出示逮捕证。   逮捕后,应当立即将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羁押。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逮捕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 二、逮捕通知书到了就一定判刑吗   一般而言检察院批捕,是已经掌握了初步证据的。但是,最终是否定罪,是需要法院…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17日
    500
  • 刑事案件律师的责任有哪些?

    一、刑事案件律师的责任有哪些?   (一)对客户的责任   1.要杜绝功利主义。   2.不要把被告人的案件作为显示自己能力的舞台,不要把法庭作为宣讲自己政治观点的平台。有的律师为了炫耀自己的口才,明明罪轻的案件硬是按无罪走,他们这样做也是对客户的不负责任。   (二)对社会的责任   1.化解社会矛盾的责任。律师不可以调词架讼,扩大社会矛盾。   2.要做…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17日
    500
  •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主要区别

    一、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主要区别   (一)危险的来源不同。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是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比较广泛,可以是不法侵害,也可以是自然灾害、动物的侵袭。在遭遇到人的不法侵害时,如果行为人是对不法侵害人进行反击,属于正当防卫的范畴;如果为了躲避不法侵害,而损害第三人(不法侵害之外的人)利益的,属于紧急避险的范畴。   (二)紧急避险必须是出…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17日
    400
  • 民间借贷构成非法吸收存款罪,担保人是否要承担责任

    一、民间借贷构成非法吸收存款罪,担保人是否要承担责任   笔者认为,上述观点是不能成立的。理由如下:   (一)在民间借贷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案件中,单个的借款行为仅仅是引起民间借贷这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民事法律事实,并不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刑事法律事实。理由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刑事法律事实是数个“向不特定人借款”行为的总和,从而从量变过渡到质变。非法吸收…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17日
    500
  • 敲诈勒索罪要罚钱吗,会怎样进行判决

    一、敲诈勒索罪要罚钱吗,会怎样进行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刑法》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17日
    300
  • 留置措施的时间不得超过多少小时

    一、留置措施的时间不得超过多少小时   留置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一般情况下,留置期限不得超过三个月。这里的三个月是固定期限,不因案件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因发现“新罪”(监察机关之前未掌握的被调查人的职务违法犯罪)重新计算留置期限。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一次,延长的时间也不得超过三个月,因此留置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省级以下(含省级)监察机关延长留…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17日
    200
  • 肇事逃逸后自首拘留会有案底吗

    一、肇事逃逸后自首拘留会有案底吗   一般案底是说在犯罪后被抓获的证据证明,但是一般是在刑事案件中才有,一般治安处罚案件是不会的有案底的,因此要区分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的区别。 二、拘留可以探视吗   可以。   《拘留所条例实施办法》第四十八条拘留所保障被拘留人在拘留期间的通信、会见权利。被拘留人应当遵守拘留所的通信、会见管理规定。   根据《拘留所条例实施…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17日
    500
  • 组织传销罪的构成要件

    一、组织传销罪的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公民个人财产,通常是货币。传销常伴随偷税漏税、哄抬物价等现象,侵犯多个社会关系和法律客体。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组织、从事传销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但不是…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17日
    500
  •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判刑吗

    一、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判刑吗   (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17日
    500
  •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判刑多久

    一、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判刑多久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交通事故的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一)医疗费   按照医院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创伤治疗所必须的费用计算,凭据支付。结案后确需继续治疗的,按照治疗必需的费用给付。   …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17日
    400
  • 无证驾驶判刑多久

    一、无证驾驶判刑多久   无证驾驶出了交通事故,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无证驾驶怎么判   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或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17日
    500
  • 故意放火烧房子判几年

    一、故意放火烧房子判几年   故意放火烧房间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二、失火罪与放火罪的区别   失火罪与放火罪的界限失火罪与放火罪在客观上都表现为与火灾有关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都侵害了社会公共安全…

    刑事辩护 2025年5月17日
    3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