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 引导效果显现

律来帮
商家名称:
律来帮
商家认证:
VIP会员
手机号码:
18365284851
添加微信:
18365284851
温馨提示:
请说在创想鸟看到,优惠更多

  为协调劳动关系、处理劳动争议、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供程序上法律保障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已满一周年了。一年来,劳动争议数量猛增,伴随着这一规范中不可避免的阵痛,新法在依法维权上的引导作用以及在促进和保障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方面的效应也明显显现。

  劳动争议处理柔性化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后,上海市人保局针对《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以来出现的新情况,细化措施全力做好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在具体细化的措施中,重调解轻裁决成了主要方向。目前,上海市人保局已在浦东、闵行、嘉定、南汇等4个区建立劳动争议仲裁院,并建立市、区县间重大、疑难案件报告、分析、指导机制;建立覆盖市、区县仲裁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案件处理的实时反映和过程监控;在近郊街镇设立由仲裁派出庭指导的调解委员会,在远郊乡镇设立调解工作站,在工业园区设立三方联席会议,建立就近、便捷、快速的争议处理通道。同时,抓紧出台符合本市实际的《办案规则》,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协商工作队伍建设,从源头上减少和预防劳动争议发生,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同时,市人力保局下发通知要求落实专人负责仲裁申请接待工作,在仲裁接待过程中对程序问题的咨询进行解答,并详细地介绍法律规定,引导当事人通过协商、调解等各种途径和方式解决劳动争议,合理分流仲裁工作压力;实施庭前准备和庭前调解,通过仲裁辅助人员主持庭前准备的方式召集劳动争议当事人,告知当事人权益、明确当事人义务、简单核实争议事项并进行调解,也可以委托调解组织进行调解,促成当事人通过和谐方式解决劳动争议等。

  评析:对用工者和劳动者来说,发生劳动争议总会两败俱伤。双方一旦建立雇佣关系,劳动者就必须注意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发生劳动争议,最关键的是寻找恰当的解决办法。劳动者应当尽可能选择通过调解解决争议,缩短争议处理时间,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降低申诉成本。

  劳动者证据意识增强

  打官司就是打证据,劳动争议案件激增的同时,劳动者的证据意识也明显增强。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用人单位将承担更多的举证责任,这一规定不仅对企业具有一定的威慑力,也让不少劳动者开始对证据收集“多长了一根筋”。在媒体反复宣传,劳动者对法律法规了解增多的过程中,许多劳动者开始出于有备无患的考虑,越来越注重收集保存可能日后能成为证据的工资条、通知、考勤记录、派工单以及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考核办法、管理奖惩细则等等。

  记者在最近华东政法大学劳动法律服务中心举办的劳动法律免费咨询现场看到,几乎所有前来咨询的劳动者都拿着一套资料,内容从劳动合同到转调协议、从考核办法到津贴发放细则,不一而足。现场的咨询律师唐付强告诉记者,在所有接待的咨询者中,除了两名申请工伤赔偿的农民工,其他人都是有备而来,有的劳动者甚至保留了所有企业下发的红头文件,企业的工商营业执照、进入企业的招聘启事等,法律专家和法律援助员都表示,这在一年多前是很少见的。

  评析:劳动者对于取证的重视程度是值得肯定的,这也和近年来法律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密不可分,值得提醒的是,证据的收集是为了自身权益得到保障,如何利用好证据、了解什么证据能证明什么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虽然劳动者的证据意识在增强,但证据使用的能力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建议劳动者在遇到不明确如何用好证据的时候,不妨先行向法律专家咨询。另外,在此,需要再次强调证据的作用,劳动者要切实维护好自身权益、提高胜诉率就必须有证据的保留意识。

  阵痛中的可喜变化

  《劳动合同法》提升了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仲裁不收费、申诉时效延长、处理时间缩短等规定更让劳动者寻求法律途径解决争议的积极性大增。过去,在上海,申请仲裁要付300元。《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后,仲裁费全免。另外,《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还将仲裁申请时效从原来的60天调整为1年;劳动争议仲裁审理时限则由原来的60日内缩短为45日,通过仲裁维权变得更加快捷。而长期以来因一些企业用工不规范甚至恶意侵害劳动者权益等导致的纠纷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后集中释放,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暂时的“激增”或“井喷”在所难免。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8年,全市各级劳动争议仲裁部门共收到仲裁申诉7.4万件,涉及劳动者9.3万人;经审查,立案受理6.5万件,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19.1%,共处理结案4.7万件,同比增长73.1%,案件数已相当于1995年劳动法实施时的25倍以上。青浦、宝山、金山、奉贤、浦东、南汇等区案件增长达到2007年同期的3倍以上,最高达3.6倍。在浦东新区,劳动争议仲裁院2008年受理案件数8060起,同比增长208%;而今年第一季度受理案件数达2991件,已超过了2007年全年受理量。另外,由于仲裁申请免费,致使小额标的争议案上升。一些劳动者时常会为数十元的加班费而申请仲裁。上海浦东新区劳动争议仲裁院就遇到过申请人为4元加班费申请仲裁的案子。

  评析:透过劳动争议案件激增,我们看到的是劳动者依法维权意识的提升和寻求法律途径理性解决争议成风尚的可喜变化。不过,要提醒劳动者的是,简单、小额标的争议,不一定要通过申请仲裁解决,也可通过其他调解组织解决。解决争议有多种渠道。劳动者可以自己或通过工会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也可以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者地区性行业性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还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投诉。本市的调解组织已呈“网格化”状态。事由简单的或涉及金额数小的争议,尽可能先双方协调解决,或通过区、镇、村及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解决。快速简便、减少成本、节约时间,对双方当事人都有利。

  劳动者胜诉率首次下降

  据统计,2008年,在处理结果中,用人单位全部胜诉占结案数的17.2%,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5.3个百分点。劳动者全部胜诉和部分胜诉占结案数的82.8%。劳动者全部胜诉占结案数的22.3%,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9.5个百分点,这是自2003年来连续增长后的首次下降。[page]

  2008年,由劳动者提出的仲裁申请占到案件总量的98%。其中,由于申请仲裁免费,一些劳动者少了费用顾虑,一遇上矛盾就找仲裁“讨说法”,还有一些劳动者申请仲裁时,因为没有了顾虑,出于怕吃亏或者出口气的考虑,抱着“不提白不提”的心态尽可能提要求,种类多、数额高。记者就曾碰到过一名被辞退的员工,在申请仲裁时,只要是能想到的,包括加班费、社会保险、经济补偿、年休假等请求被一并提了出来,相当于让仲裁委为他作一次全面的“权益体检”。当然,也有不少劳动者申请仲裁最终败诉是缘于对《劳动合同法》的片面理解。

  评析:为此,仲裁委员会提醒,维权意识提高是好事,但要学会依法维权。劳动者对所申请的请求事项要慎重决定。实际上,随意开高价、动不动就申请仲裁的态度会激化双方的矛盾,使一些本来可以协调解决的问题复杂化,也影响了案件审理的速度,浪费了公共资源。这类情况的增多会致使仲裁资源使用过度,导致一些真正需要及时维权的申请人不得不排队等候,而这些申请人的权益有可能因不能及时仲裁而被进一步损害。

  操作难题呼唤实施细则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一年来,操作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该法对“一裁终局”作出了规定,但对申请仲裁请求涉及数项时是合并计算还是分别计算未作出明确规定。另外,对于“一裁终局”,法律又赋予了劳动者向基层法院的起诉权和用人单位向中级法院的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权。如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同时提起相关诉讼,可能会导致两级法院实质上审理同一案件,不仅浪费审判资源和增加当事人的诉讼成本,而且可能会出现互相冲突的处理结果。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明确了重调解原则,然而该法虽赋予调解协议一定的法律约束力,但只要用人单位在法定时间提出异议,就只能重新再走一遍仲裁、诉讼程序。调解协议书的法律效力不强,影响到人们对调解解决劳动争议的期望和信心,影响到调解在劳动争议处理中的作用发挥。

  评析:《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原有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加上立法本身存在一些较原则和不够明确之处,由此在实施过程中就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否则对当事人维权、争议的处理及相关部门开展工作都不利。在此,我们呼吁尽快出台实施细则。

消息提醒:福州的白女士添加了微信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142846.html

(0)
上一篇 2025年5月7日 17:24:21
下一篇 2025年5月7日 17:41:23

相关推荐

  • 职工参加工伤保险由谁缴纳

    问题解答: 职工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 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工商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商保险费,职工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如有其它法律问题,请咨询知芒网律师…

    劳动纠纷 2025年7月10日
    500
  • 没有购买社保能否申请工伤认定

    问题解答: 没有购买社保的情况下也能申请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认定不需要提供社保证明,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用人单位没有给职工购买工伤保险的,在职工发生工伤后,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都由用人单…

    劳动纠纷 2025年7月10日
    300
  • 工伤事故赔偿不合理怎么处理

    问题解答: 工伤事故赔偿不合理,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支付工伤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

    劳动纠纷 2025年7月10日
    400
  • 因怀孕被辞退如何维权

    问题解答: 因怀孕被辞退,若用人单位属于违法辞退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二倍补偿标准的赔偿金,若用人单位不支付,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纠纷 2025年7月10日
    400
  • 职工在两个单位同时就业工伤保险责任要如何承担

    问题解答: 职工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用人单位同时就业的,各用人单位应当分别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发生工伤,由职工受到伤害时其工作的单位依法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对难以按照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

    劳动纠纷 2025年7月10日
    600
  • 伤残鉴定申请表去哪里领

    问题解答: 伤残鉴定申请表的领取:持本人与公司的劳动关系证明(如工厂牌,有效工资条等)和医疗单据证明,到劳动局申请工伤,不用厂区负责人跟随,即可拿取工伤申请表。工伤认定申请表是工伤职工在向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时需提供的申请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样式基本统一,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七条 第一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 ,工伤职…

    劳动纠纷 2025年7月10日
    400
  • 工伤走法律程序需要多久

    问题解答: 工伤鉴定司法程序一般自受理之日起一般应当在15日内出具鉴定结果,需要延长的可延长至30日。复杂、疑难案件的鉴定时限确需延长的,经司法鉴定机构负责人批准,并征得委托人同意,可再适当延长。延长期不得超过60日。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25条,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

    劳动纠纷 2025年7月10日
    600
  • 应该怎样申请工伤鉴定呢

    问题解答: 申请工伤鉴定的流程:职工或用人单位在事故发生后,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并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等,在六十日内可以收到《认定工伤决定书》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

    劳动纠纷 2025年7月10日
    600
  • 已经生效工伤认定如何撤销

    问题解答: 撤销工伤认定的办法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自接到工伤认定书之日起60日内,可以向本级人民政府或上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或收到决定书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工伤认定申请。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一)申请工伤认定…

    劳动纠纷 2025年7月10日
    400
  • 超过一年没有申请工伤认定

    问题解答: 需要看超过时限的原因,并不是说所有超过了工伤认定期限的都不能再申请工伤认定了,工伤认定期限并不是除斥期间,也就是说超过一年没有申请工伤认定是不能绝对的导致期间消灭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由于不属于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自身原因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内。 法律依据: 《工伤保…

    劳动纠纷 2025年7月10日
    400
  • 自己做工伤认定流程怎样走

    问题解答: 工伤认定书下来后,如果劳动者的伤情需要做伤残等级鉴定的,就可以在病情稳定后申请伤残等级鉴定,然后再根据伤残等级申请工伤赔偿。如果,伤者的伤情不需要做伤残等级鉴定,那么伤者就可以在出院后申请医疗费报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六条 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纠纷 2025年7月10日
    600
  • 到达退休年龄工伤赔偿怎么算

    问题解答: 到达退休年龄工伤赔偿应当根据《工伤保险条例》标准计算。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

    劳动纠纷 2025年7月10日
    400
  • 伤残鉴定标准种类

    问题解答: 伤残鉴定标准种类有: 1、《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于2013年8月30日发布,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人体重伤鉴定标准》(司发[1990]070号)、《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法(司)发[1990]6号)和《人体轻微伤的鉴定》(ga/t146-1996)同时废止。 2、《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标准》(1996年7月25日公安部发布,1997年…

    劳动纠纷 2025年7月10日
    400
  •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是什么

    问题解答: 劳动能力鉴定的标准是标准共分十级,其中,符合标准一级至四级的为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五级至六级的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七级至十级的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根据法律规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法律依据】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

    劳动纠纷 2025年7月10日
    500
  • 头部疤痕多长算10级伤残

    问题解答: 面部线条状疤痕在十厘米以上的,算十级伤残。 伤残鉴定主要看伤者是否存在伤残、功能障碍和对医疗与日常生活护理的依赖程度,适当考虑由于伤残引起的社会心理因素影响,对伤残程度进行综合判定分级。 伤残等级是指一个人的伤残程度,是根据伤残的严重程度来判定的,一般伤残的等级伤残分为一级到十级伤残,一级最重。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

    劳动纠纷 2025年7月10日
    4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