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事、朋友亲戚或熟人坐自己车出了车祸,事故没有谁愿意发生,但是发生了,其中赔偿成为了一道难题。“善意同乘”日常中非常普遍,但是背后的风险,你和他都了解吗?
场景还原:
王某夜间驾驶轿车,路遇朋友张某,便好意让其搭乘顺风车。行驶过程中,突发紧急状况,王某驾车不慎失控冲下路旁悬崖,两人不幸遇难。经交警认定,本起交通事故中王某负全责,张某无责任。两家人因为赔偿问题迟迟未能妥协,最终对簿公堂,经过调解后,王某家人赔偿张某经济损失16万元。
由于“善意同乘”不存在旅客运输合同关系,往往都是你情我愿。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善意人并不能免除自身的责任,而搭乘人也应该了解可能存在的风险。所以在这些案件中,法院通常主张两种减轻赔偿责任的方式,那便是减小赔偿范围和减少赔偿数额。
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明文规定“善意同乘”的责任,但是绝大多数法院都倾向减轻驾驶者的赔偿责任,不过前提条件是:第一驾驶者没有重大过失;第二驾驶者没有故意导致交通事故。
如何避免“善意同乘”事故责任纠纷?
1、车辆驾驶员在车辆驾驶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由于搭乘者是熟人,应尽量避免交谈,以免分神引发交通事故。
2、为车辆投保相应险种,事故不可避免后,可以一定程度减轻车主负担,也能保障搭乘者的损害赔偿。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328310.html